100 条"清史十五讲(增订本)"搜索结果
  • 何孝荣
  • 一部具有“全、新、研、乐”的清史讲稿,带来清宫各个疑案的专业视角。
民事强制执行实务十五讲 电子书
  • 夏祖国
  • 本书以民事强制执行全流程为主线,基于法官视角论述了执行依据审查、执行通知、执行代理、执行调查、房产执行、到期债权执行、股权执行、案款发放、执行结案等内容,详述了房产调查、查封、处置、特殊房产的执行等实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逐一分析了抵押房产、唯一房产、无证房产、借名买房、夫妻共同房产的执行难题,同时对参与分配、执行和解、执行惩戒等制度做了详细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电子书
  • 赵一兵
  • 赵一兵、王晓惠、殷向飞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读本)》以专题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人手,涵括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整体特征,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汉字的特点及演变历程,传统饮食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礼俗特色,传统服饰文化的演进及特质,紫禁城的建筑和封建礼制,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讲述宋代汴粱城的社会生活,孔子思想
中国史学史十五讲 电子书
  • 汪高鑫
  • 本书共十五讲,内容包括“五经”的历史观与史学观;先秦诸子与私家史著的历史观;易学视域下的汉代史学思想;“究天人之际”:传统史学的整体思维;“通古今之变”:传统史学的通变思维;“成一家之言”:传统史学的创新思维;求真与求道:传统史学的二重性思维;史鉴与资政: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传统历史编纂学的理论与实践;“才学识德”:传统史学的史家修养论;“六经皆史”:明清史学的经史关系论等。
清史讲义 电子书
  • 孟森
  •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两编,内容包括: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清史体例、清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考实、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等。
清史演义(下册) 电子书
  • 蔡东藩
  • 本书共一百回,讲述了举清王朝崛起东北,迄宣统退位出宫,近三百年史事。
六史:清史演义 电子书
  • 蔡东藩
  • 《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
清史论丛.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 张荫麟
  • 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
清史论丛(总第39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9辑。
清史论丛(总第37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7辑。
清史论丛(总第30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0辑。
清史论丛(总第31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1辑。
清史论丛(总第32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2辑。
清史论丛(总第33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3辑。
清史论丛(总第34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4辑。
清史论丛(总第35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5辑。
清史论丛(总第36辑) 电子书
  • 李世愉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6辑。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电子书
  • 周桂钿
  • 本书共包括十五堂课内容,分别是: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廉与大同。
深圳男人 电子书
  • 十十
  • 本书的文字悲欣交集、细腻幽微,真实深刻地重现了在深圳打拼未来的各色底层人物所历经的种种坎坷艰辛以及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恨悲欢,诠释了生命长河的本质:纵遇礁石激流、阴云密布,只要永远心存希冀,终会抵至灿烂光华。
协和人说健康(增订本) 电子书
  • 马超 主编
  • 一号难求的医疗专家,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公案簿.第十五辑 电子书
  • 包乐史(Leonard
  • 本书由吧国公堂《公案簿》中文原档的第25册、第26册、第27册和第28册构成,从1913年5月至1920年3月,前后长达八年之久。内容有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自行审理的吧城华人离婚案件,吧城华人社区各街区的事务,保存了这一时期吧城华人社会与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珍贵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