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民国时期的西北开发与新西北思想研究"搜索结果
西北偏北 电子书
  • 吕金全著
  • 本书取名“西北偏北”是因为我的家乡新疆北屯市和我的支教地新疆阿勒泰市都位于中国西北偏北的地方。我的诗歌创作离不开家乡的哺育,而散文部分则基本取材于支教地。诗歌部分取名“迷失诗歌的七年岁月”,散文部分取名“阿勒泰一年”。散文部分主要围绕在新疆阿勒泰的一所高中做英语支教老师的经历,内容丰富,涵盖支教回忆、自然景色、人文风情、志愿服务等,以日记、随笔、书信、演讲稿、诗歌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到西部去,到基
西北回族话研究 电子书
  • 李生信
  • 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回族语言的特征和回族社会人文状况、回族的语言习俗,并为民族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作为对外交流的资料。
西北旱区绿洲水资源转化规律研究 电子书
  • 姚立强,冯绍元,唐纯喜
  • 本书以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盆地为例,通过田间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武威盆地水资源转化关系的相关现论和模型模拟研究。
西北民族论丛(第18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8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6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6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3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3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5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5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7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7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9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9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20辑) 电子书
  • 周伟洲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20辑。
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总第2期) 电子书
  •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编
  • 《中东问题研究》为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辑刊,内容涉及中东历史、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它将成为我国中东研究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中东研究事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辑设中东政治与外交、中国与中东关系、古代埃及历史、中亚研究、书评等栏目。
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编
  • 《中东问题研究》为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辑刊,内容涉及中东历史、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它将成为我国中东研究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中东研究事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辑设中东政治与外交、中国与中东关系、古代埃及历史、中亚研究、书评等栏目。
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2期/总第4期) 电子书
  •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编
  • 《中东问题研究》为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辑刊,内容涉及中东历史、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它将成为我国中东研究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中东研究事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辑设中东政治与外交、中国与中东关系、古代埃及历史、中亚研究、书评等栏目。
变迁社会中的西北基层人民法院 电子书
  • 本书聚焦于“西北基层法院的司法问题”,也关注“基层法院中的西北问题”,将基层法院置于我国西北的的大视野之中,从法律地理学的角度予以解读,试图回答并探究怎样的制度设计才能既满足大国对司法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照顾到当地社会的“个殊性”及现实,从而保持基层法院对争议解决需求的回应及制度弹性。本书以独特的切入点和叙事方式为法律这种地方性知识做出了新的有贡献的解读,为大国司法的制度构建提供了多样性的素材及样
北京产业发展与安全研究报告(2018) 电子书
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 电子书
中国西北地区实用中医肿瘤内科学 电子书
  • 本书围绕重大疾病的诊疗、治未病、康复等三项中医诊疗具有优势的领域着墨,结合中国西北地区“西北燥证”,探索防治西北燥证的措施和方法,提出研制、开发西北燥证中医药、民族药新药和保健饮食的原则、方法和代表方药。本书包含了,中医肿瘤学理论实践沿革与创新、西北燥证与肿瘤、中医肿瘤治未病思想、中医在重大癌症诊疗中的协同作用、中医肿瘤康复、西北燥证用药解析等六章。
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 电子书
  • 本书从草地家庭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入手,向社会问题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扰川西北牧民定居化问题的要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提高素质教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基本思路,不失为中国新时期定居化进程中的写实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