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近现代乡村建设研究编年史:1912—1949(上下卷)"搜索结果
  • 俞樟华 编著
  • 本书用编年体的形式客观地反映1912—1949年风起云涌的乡村建设面貌。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三辑) 电子书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主编
  •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年卷) 电子书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3册) 电子书
  • 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活动史料的文献辑录,借助编年史的体例,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依年代次序作历史的叙述,勾勒出民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出版机构的创立,大型丛书、工具书、教科书、古籍图书的刊印,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书业章程业规的制定,各种版权上的争端,劳资双方权益的纠纷,查禁与反查禁的斗争,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关经营活动等。
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电子书
  • 孙秋云 著
  •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民族社会学著作,以南方少数民族乡村为例,探讨了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国乡村村民的宗族意识、乡村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电视传播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搞好当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乡村养老——世界养老项目建设解析 电子书
  • 周博
  • 这是一部介绍世界乡村养老建设项目的图书,全书分4章。前3章是“乡村养老”相关的理论性分析:首先是对我国整体养老现状的分析并和国外养老先进国家做了对比;其次从中国乡村养老的特征和中国乡村现有养老模式做了整体分析;最后是对养老景观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要点归纳。第4章是重点章节,介绍了十几个详细的国外经典乡村类养老中心案例,均包括翔实的项目图纸、分析图和实景照片。
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1949~1957) 电子书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资源,将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纲领和方针付诸实践。通过开展一系列民族工作,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少数民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本书对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盘点,认真总结和吸取该时期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这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走向建设:社会思潮、生活改造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 电子书
  • 主编
  • 本书共收入十位作者的十六篇关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论文。其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探讨,更有具体的个案研究;既有关于孙中山、米迪刚、卢作孚等20世纪前期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的深入剖析,又有关于邹平、青岛、定县、北碚等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的深入考察。尽管其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聚焦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这一主题,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电子书
  • 刘娜
  • 本书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作品、网络短视频和参与式影像等媒介中所呈现的乡村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乡景—乡民—文化形象”的具体研究路径下,综合再现理论、话语理论、权利理论以及媒介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探讨乡村形象的构建和话语的变迁,剖析乡村话语弱势生态,为乡村形象的健康塑造和话语二次赋权给予理论建议,以期缓解乡村文化空心化现象,唤醒城乡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激发乡土价值观共鸣,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乡村振兴与农民道德建设论 电子书
  • 黄志海
  • 本书分为乡村振兴、农民道德建设、乡村振兴与农民道德建设三部分,内容包括: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农民道德建设的相关概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农民道德建设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价值等。
古代中国文明(下卷) 电子书
  • 蒋重跃
  • 从文明史角度梳理中国五千年历史。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本书包括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总则、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施工建造技术要点等内容。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太子小镇 电子书
  • 王求安
  • 本书通过湖南省常德市洞庭渔村建设实际案例,展示了设计师将农业和渔民、农业和公园、农业和常规产业、农业集体化等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并从乡村营造、乡村生活方面详细说明了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完整阐述了设计的全过程。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洞庭渔村 电子书
  • 柳建
  • 本书分为激活小镇、太子小镇今与昔、小镇营造、手记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初识小镇、总体定位、设计思路、建筑意向与细部处理、设计小记、访谈等。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 电子书
  • 孙君等
  • 本书内容包括:“绿十字”的乡建理念;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绿十字”乡建实践四要素;乡建未来展望;行进中的“绿十字”乡建实践共五章。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辉山村 电子书
  • 沈欣
  • 本书以辉山村为切入点,从民房改造、烈士陵园、小学、公共空间、资源分类等方面,通过呈现实景前后对比图、设计图纸、模型方案、灯光效果图,手绘图等,展现了辉山村建设前后的变化。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戴维村 电子书
  • 柳建
  • 本书重点展示了四川省雅安市戴维村的设计与规划,作为一个地震灾后重建的村落,设计师在建设过程中有意提取了文化元素并加以突出。此外,书中涵盖了详尽的建筑施工图和景观效果图,让读者能从图中直观了解不同乡村建筑的风格与结构。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金山村 电子书
  • 胡鹏飞等
  •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池塘文化”,并在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对湖南省郴州市金山村的池塘文化加以保护和弘扬。在书中,设计师将池塘从功能上分类,将建筑与池塘相融合,采用可拆分的形式,让池塘发挥功能、体现价值。通过实景前后对比图片、设计图纸、模型方案、灯光效果图、手绘图等,让读者不仅能通过文字,还可通过图片来深入了解金山村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