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陈其广集"搜索结果
西安广仁寺文史集 电子书
  • 主编
  • 本书由慈云西荫、皇家寺院、汉地雪莲、长安绿度母、蒙藏文化走廊、和合圆融六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广仁寺的历史、建筑形制,广仁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广仁寺的现代管理,广仁寺对现今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等多个方面,还包含文人在了解和参观广仁寺后抒发感情的文章。整本书将广仁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阐述得非常清楚,是了解广仁寺的重要窗口,是后来者研究广仁寺的基础,也为广仁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陈道隆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 丁学屏
  • 陈道隆(1903-1973)1922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曾任该校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校政监督。早年以擅治温热暑湿而驰誉浙杭,来沪后又以杂病调理见长。善治温热病,驰誉浙杭,颇有独到之处,最擅长诊治阴虚体质而病湿热蕴结之证,用药中款,屡见奇效,数起沉疴,深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许。且性好钻研,博览群书,治病以谛审虚实、细致入微著称,脉案多骊体骈文,妙语连珠,为沪上同仁瞩目。本书从道德风范篇、学术思想篇、
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电子书
  • 陈福如
  • 陈福如教授从事临床50年,创立了脾胃消化病的根本病机是脾胃升降失调,论治必须平衡升降;创立老年病的本质是本虚标实,必须从脾肾论治。80高龄仍坚持每天临床与带教,本书为陈老的经验总结,意义重大。主要内容包括:①理论探讨、学术思想;②临床研究;③消化病医案、老年病医案和妇科医案共98个医案等。
陈彤云中医皮科经验集要 电子书
  • 刘清
  •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医案篇,收录皮肤疾病20种,均附医案,真实地反映陈老的临证特点;第二经验效方篇,总结陈老临床常用的41方;第三医话医论,共17篇,为陈老的读书体会、用药心得及行医感悟等,其言发自肺腑,感受到陈老内心深处的一颗“中医心”;最后附其成才之道,详细介绍了陈老学医从医生涯、其学术思想形成及成才经验。本书第一章医案,以病为线索,每案例后加按语点评,介绍陈老对皮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经验;
妖韶集——陈梓郁幻想艺术画集 电子书
  • 陈梓郁 著
  •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创作的神怪设定精选画集。在内容上,本书展现了超过100个传说角色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包含了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系列题材,涉及多个文化背景的相关传说设定,划分为十二神将、黑白巫蝉、八部众、八大童子、龙生九子等主题,画面观感精美细腻、氛围浓烈。在设计形式上,本书内容整体强调中式美学理念与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这种对称的形式感是中国人一直喜欢的,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的理念。
广府民俗艺术审美 电子书
  • 刘介民 著
  • 广府文化精神与精粹,是提炼和凝聚广府民俗审美的学理与实践。而最能表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主要表现:一是“民俗”,即民间习俗;一是“民艺”,即民间艺术。本书探讨了广府民俗艺术的基本特征、独特风采、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广府民俗艺术审美,是对民俗艺术中的人或事物在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所具有的特征作评析鉴赏;讨论独树一帜的广府民俗艺术风采,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内涵,民俗审美的文化魅力。
孙广生医案精华 电子书
  • 廖怀章
  • 孙广生主任医师是孙氏骨伤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人。湖南省名老中医。本书收集其医案100则,基本覆盖骨伤各种病症的治疗经验,体现了"形神并重、理筋正骨、整体调治、健脾和胃的治疗理念,书中内容实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以公益为志业:陈越光慈善文化言语集 电子书
  • 陈越光 著
  • 本书分为承担思想的责任、丈量行动的远方两辑,收录《以公益为志业》《慈善文化的定义和结构层次》《探寻第四世界国际运动的思想逻辑》《中国慈善文化研究与青年学者》等文章。
胡广星戏剧剧本选集 电子书
  • 胡广星
  • 这是本书是作者的戏剧集,选取了作者2012年以后创作的戏剧作品,包括评剧《恩怨亲家》《大汉名臣》等10部大型戏剧剧本,这些剧目都已公演。本书中《恩怨亲家》《大汉名臣》《寸草春晖》《潮白人家》4部作品曾经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出,其他剧目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剧目,参加了北京市巡演。其中现代评剧《寸草春晖》和《潮白人家》被原文化部评为全国基层院团优秀剧目,参加全国汇演并得到原文化部领导高度评价。本书中还有
山广志肿瘤医案选 电子书
  • 张婷素
  • 本书所示山广志医案,乃笔者随师侍诊的真实记录,包括望、闻、问、切所得脉、舌、色、症,辨证立法,遣药立方,煎服方法及忌口等注意事项,药后疗效及随证变法处理等内容。本书共含18个肿瘤病种,102个病案,基本覆盖了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侧重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三因学说来审证求因,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为辨证基础,四诊相参进行施治,治疗和调护兼而有之,内服外治并举,发挥中西合治优势,对临
神乎其经:池志强传 电子书
  • 陈洁
  •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五批图书之一。池志强四我国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他领导的实验室是我国分子药理学受体研究的主要单位。在国内领先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独创设计的研究成果——阿片μ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羟甲基芬太尼是国际承认为好的μ受体激动剂之一。传记生动展现了池志强在神经领域的非凡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陈垣和家人 电子书
  • 曾庆瑛
  • 本书为陈垣先生直系家人所写的陈垣先生及家人生平回忆。作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陈垣先生,研究资料出版不少,本社曾经出版的、由刘乃和先生等史籍所编辑部分人员编辑的《陈垣图传》,基本收集整理了全部辅仁、师大校史中的陈垣先生历史材料,所不足者,无关一点陈垣先生的家庭及感情生活。《陈垣及家人》由陈垣先生孙媳曾庆瑛编著,曾退休前在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工作,不但了解陈垣先生家世和家事,也善于整理收集点滴资料。本书较详
超级工作整理术 电子书
  • 陈金其
  • 用20%的精力,干完100%的工作,找到属于你的自由。
湿证发微 寒温穷源 电子书
  • 陈其昌
  • 《寒温穷源》《湿证发微》为清末至民国时期河南“鸿儒大医”陈其昌的著作。《湿证发微》先言天地气运,再言人身经络;究湿证之源,阐湿证之理,补医门湿证著作历史之缺。《寒温穷源》析千古似是而非之论,辨寒温几微差慝之源,使学者晓得阴阳活法的道理,以伤寒治温证宜,以温证治伤寒亦宜也。《湿证发微》《寒温穷源》见解独到,“独得三昧,足于仲景《伤寒论》条例外特树一帜”,足为寿世津筏,对推动当代中医药学术的进步具有重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测试技术 电子书
  • 陈其森
  • 本书围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集成测试技术,从基本概念入手,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若干关键测试技术,如系统配置技术、典型装置测试技术、网络系统测试技术、时间同步系统测试技术、系统功能测试技术和典型工具软件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调试基地建设、集成测试组织和集成测试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建设性说明和阐述。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 电子书
  • 陈其泰
  •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挖掘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遗产,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同时首次做到将1949年以后台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下进行考察,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
陈式太极剑 电子书
  • 马虹编著
  • 本书包括陈式太极剑的独特风格与要求,陈式太极剑剑法,剑术基本规律和技法简介,剑的各部位名称,持剑、握剑与剑指等内容。
陈丹初先生遗稿 电子书
  • 陈桂琛撰
  • 《陈丹初先生遗稿》收录《鸿爪集》138首、《北溪集》67首、《抗战集》30首、《投荒集》48首,共283首以及10多篇短文。1969年6月7日,旅菲华侨文教界在马尼拉编辑出版了《陈丹初先生成仁廿五周年纪念刊》,收集了先生的遗作,包括诗联、随笔、小简等。本书是陈桂琛撰的《陈丹初先生遗稿(外一种)(精)》。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陈存仁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 朱生樑
  • 陈存仁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师从姚公鹤、章太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49年后赴香港行医。本书上篇介绍陈存仁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上篇“生平史略”主要讲述陈存仁的生平、陈氏一脉的传承和流派人物事迹;中篇“学术钩玄”,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与验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陈氏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