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读者·原创版2020(A卷)总第177-182期 人物传记文学文摘期刊杂志"搜索结果
  •   新锐的观点、丰富的内容、开阔的视野、激荡心灵的情感力量。卓越的杂志品牌,连续五年业绩不断增长,是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期刊。一本杂志承载光阴流淌,与你一起探索、思考、品味……,助学子飞向梦想的象牙塔,曾“巧中”多省市高考作文题。
世界高等教育(2020年第1期·第1卷/总第1期) 电子书
  • 陈万灵 刘小平 主编
  • 本书共收录13篇文章,分为4个栏目。特稿包括《世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述评》;国别研究包括《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法国高等教育结构及其启示》《瑞士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变革及启示》等;专题研究包括《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的历程、特色、作用及启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演变与发展》等;名家观点包括《大学排名的优化何以可能——社会科学的视角》《新工科在于培养“未成人”》。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 米良 主编
  •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刑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裁判研究”“国际法与域外法研究”“行政法与社会法研究”,收录了文章《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航天保险合同条款研究》等。
越南研究(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 林春逸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越南研究》第3期,涵盖中越关系等多领域。
云大地区研究(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 卢光盛 主编
  • 本书收录了《美国对非洲安全援助的演变与前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非国家冲突的形成》《从军人政权走向混合政体:1988年以来的缅甸政治转型研究》《缅甸政治研究之西方话语剖析》《天主教会对菲律宾家庭计划政策的干预和影响》等文章。
京师文化评论(2020年春季号/总第6期) 电子书
  •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 主办;沈湘平 主编
  • 本书收录了《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经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融》《新时代的中希文化交流》《21世纪中华文明崛起的文化底蕴、境遇与对策》《全球文化治理的“一带一路”实践路径》等文章。
道教学刊(2020年第1辑/总第5期) 电子书
  • 主编
  • 《道教学刊》为集刊,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道教学术前沿。每辑包括“学者访谈”“新史料”“专题论文”“动态与书评”4个栏目。本辑包括《遵道而得路——法国学者傅飞岚教授访谈》《关中地区新发现的两通元代全真教碑石》《镜像关系的经典——佛说罪福报应经>和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等10篇文章。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提供
网络法学研究(2018年卷/总第1期) 电子书
  • 王立梅 主编
  • 《网络法学研究》主要致力于网络法学基础研究和前沿问题讨论,以专题论文为主,兼有书评、法律翻译、案例分析及主题讨论,主要分为理论争鸣、典型判例、专家教室、域外法苑、条法释评、跨界对话栏目。本集刊定位的是繁荣网络法学学术研究、创新网络法学理论、优化网络法学资政育人、保障网络法学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形成独特的网络法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带动形成网络法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文化力研究(2020年卷/总第2辑) 电子书
  • 主编
  • 《文化力研究》是由广东开放大学“文化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旨在开展文化力理论方面的研究,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力理论体系。本书是第2辑,分为文化哲学研究、金融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媒介研究四个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国家主题性意识的重构、中华传统审美观念历史演进与文化价值、文化金融的战略意义、广州近年产业政策回顾、广州博物馆之城建设、城市文化力产生研究、微信媒介的文化治理、网络秀场直
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总第4期) 电子书
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总第5期) 电子书
  • 周叶中
  • 武汉大学主办党内法规研究集刊,推动理论与实务发展。
文化发展论丛(2018年第2卷/总第17期) 电子书
  • 江畅 主编;聂运伟 执行主编;强以华 吴成国 周海春 副主编
  • 本书围绕文化视域里的美学研究,如审美民族性与德国美学、德国现代设计美学等人文思潮,以及农村文艺工作者生存现状、国外大型活动遗产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其中期“高端访谈”选取了与原北京大学教授胡经之就文化与真善美展开的对话,探讨了文化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对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的访谈则寄托了大洋彼岸华裔深切的文化情思,传递出跨文化交流的积极信息。
文化发展论丛(2018年第1卷/总第16期) 电子书
  • 江畅 主编;聂运伟 执行主编;强以华 吴成国 周海春 副主编
  • 本书围绕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礼”之会通等人文思潮,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共识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邀请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分别就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集中阐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的解释路径和现代转化的种种问题和迷思。他们开阔的论说视野,严谨的逻辑思路,以及渗透学术话语之中的人文情怀,给人诸多启迪。
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1卷/总第13期) 电子书
  • 江畅 主编;聂运伟 执行主编;强以华 吴成国 周海春 副主编
  • 本书围绕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中国的儒学复兴运动、自由主义的中国语境、五伦思想研究、棋道与国学等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约请著名学者冯天瑜先生就“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界定文化转型的性质,寻求社会重建历史之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文章内容涉及历史、法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批有深度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3卷/总第15期) 电子书
  • 江畅
  • 本书收录了对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访谈文章,探讨了在文化史研究中彰显思想文化的地域特征的重要性;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质与发展,探讨了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特征、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等;探讨了“香草美人”典故的各种变体,以及《屈原三论》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基因;剖析了湖北大鼓等地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视野投向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如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诗歌与
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2卷/总第14期) 电子书
  • 副主编
  • 本书围绕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汉诗诞生、情感启蒙运动等人文思潮,以及川剧艺术、后现代文化思潮下的文献戏剧、文化空间的争夺等当前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论述,贯通古今中外,层层揭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要义;尤其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交流症候的理论反思,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深层叩问,无不发人深省。书中不仅有对文化的“症候”进行的价值诊断;还有围绕围棋、乐学、剪纸、动漫这些古老或新潮的话题透射出的文化
中国佛学(总第37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总第38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总第39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总第41期)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