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辑)·岳美中论医集"搜索结果
  •   在指导中医临床上多有创建,充分反映了岳美中先生所具有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学术积累,对于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可谓意义非凡。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电子书
  • 张俊英
  •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金针王乐亭经验集》系由北京市已故著名针灸医师王乐亭的亲传弟子整理而成。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为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治法、针灸处方、方解、配穴:第二篇为临床论治及经验配方。全书虽行文简捷,但却已充分体现出王乐亭运用针术疗疾之精髓。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月经病中医诊治 电子书
  •   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调经必须结合调周。调周才能从根本上调经”的观点,并在阴阳、八卦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检验、微观辨证,形成颇有特色的“月经周期学说及调周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乃纂编成册。  《月经病中医诊治》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设绪论、月经生理、月经病理、检查与诊断概论、治疗概论、妇女保健等6章。各论设11章,其中10章以独特的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黄绳武妇科经验集 电子书
  • 梅乾茵
  • 本书由五部分组成。一为黄绳武的主要学术思想;二为黄绳武医话,多是黄老临床经验之精华;三是黄绳武临床验案,采取一病一按的形式。验案增为共同老亲治病例,按语为本书作者所为。每按内容,大多先述病因病机,再剖析所用方剂,特别是着重对黄老的用药特点进行精细分析。在每一类病案之后都有对于该类病证证治特点的小结。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电子书
  • 黎世明
  • 黎炳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对中医儿科造诣尤深。本书重在介绍黎老儿科学术经验,内容包括其生平传略和治学经验、学术见解、哮喘论治、临床经验、医话选录、病案评析六部分。在黎老丰富的临床经验中,以论治哮喘为其特长,故以独立篇章作专门介绍。整理者长期跟随黎老侍诊,深得真传,并有长期临床实践,本书较真实地反映了黎老临床经验。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董德懋内科经验集 电子书
  • 高荣林
  • 已故董德懋先生为北京“四小名医”之一,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作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权威性强.本书反映了作者60余年丰富的中医内科临床经验,特别是董德懋先生临证针药并施,疗效较为显著。整理者长期跟随董老侍诊,深得真传,并有长期临床实践,本书较真实地反映了董老临床经验。董德懋先生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全面介绍了董老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以及针灸气功、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电子书
  • 陈国丰
  • 《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共收集了300多则医案,近40个病种。从这些案例中看,固然有显效者,可使读者按图索骥;纵然也有少效者,可资启发读者的思维方法、拓宽视野、博采群方、出奇用药而获益增知。前者为“与人以鱼”,后者为“与人以渔”,这就是陈国丰、徐轩、干千编写本书的用意和目的。全书共分为耳门、咽门、喉门、鼻门、口齿门、其它门、附篇、词语注释等八大门类。每个病种之后列有小结,重点介绍干老的诊疗经验、技、特色及用药特点。附篇有12篇本书编者撰写的干老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论文。每则医案的形式,由患者的症状、检查、医案、方药等几方面组成,均为干老临证时一笔挥就成的。为了使干老的学术思想和耳鼻喉科的诊疗经验不致于失传并得以而发扬光大,特集此书。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电子书
  • 秦伯未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医贯》临证解读 电子书
  • 贾海忠
  •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教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医贯》临证解读分册。《医贯》以保养“命门真火”贯串外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很大。作者赵献可在当时条件下还活到91岁,可见他的学术思想在指导他的养生方面,有显著效果
甘肃省名老中医文库——李妍怡医话医案集 电子书
  • 巩婷主编
  • 本书共分为医话和医案两部分。医话部分包括李妍怡主任学术思想探讨分析及其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医案部分包括疗效颇丰的病例36个,具有学习参考价值。
壮丽70年:新中国医学力量 电子书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 本书紧密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国70年的宣传主线,近百位医学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
中国医学进步40年——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电子书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变迁篇”:通过35期《中国医学论坛报》报纸封面故事以及重要发展数据,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总体概貌。第二部分“人物篇”:通过专访吴孟超、孙燕、陈可冀、陈灏珠、秦伯益、巴德年、刘力生等20位医学大师,讲述他们近40年从医生涯中难忘的人和事。第三部分“印记篇”:选取重大疾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
程门雪未刊医论选集 电子书
  • 丁学屏
  • 程门雪著述宏富,计200余万言。本书为程门雪未刊医论,由其弟子丁学屏选辑而成,是学习中医、研读程氏学术思想的难得佳作。《程门雪未刊医论选集》主要选辑了程门雪对伤寒、温病、杂病、叶案存真、女科的诠释按评,《伤寒》《金匮》的学习笔记,以及部分歌诀。从中可窥知程氏对伤寒、温病学说的深邃理论造诣,临证的复方多法处治。
建言者说(二):2013~2015政协提案小集 电子书
  • 王名 著
  • 本书是作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部分政策建言的精选,收录了2013~2015年期间的59件提案。这些提案涉及人口、教育、养老、社会与公益、环境与文化、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治理与社会共治等诸多方面。其中放开二胎、慈善立法、加快出台“三大条例”、社会组织“走出去”等提案,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关注热点,议政有据,建言有力,积极推动了体制和政策创新,提案按年编排并附有作者简评。
建言者说(三):2016~2017政协提案小集 电子书
  • 本书是作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年的第三个提案小集,汇集了作者在过去两年里提交的47件提案,这些提案涉及落实慈善法、推进税制改革、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精准扶贫、购买服务、教育改革、环境、文化、生育、养老、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共享经济、一带一路、社会公正、军民融合、社会服务、农村综合改革等诸多方面。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中医入门 电子书
  • 秦伯未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互联网创业:“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方法论 电子书
  • 本书对创业方向的选择、顶层设计和商业模式的制定、产品价值的挖掘等互联网创业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就创客、威客、微商等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创业新领域,本书也分别进行了探索。创业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希望本书能够给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些许指引和启发。适合各类企业营销经理、网络推广经理、企业营销总监、网络运营总监、各类电商运营经理,以及从事传统企业、近期想开展电商业务的大中小
重症医学—2017 电子书
  • 中华医学会
  • 自2010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编写重症医学年鉴,每年一册,由重症医学分会的主委、候任主委等牵头组织全国的一流专家参与编写。《重症医学-2017》同往年一样,主要介绍、反映国内外一年来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热点及前沿问题,包括尚存在争议尚不成熟的内容。
重症医学—2016 电子书
  • 中华医学会
  • 重症医学是重症患者最大的安全保障,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和具体体现,其救治能力也成为医院、乃至地区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自2010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编写重症医学年鉴,每年一册。《重症医学-2016》同往年一样,主要介绍、反映国内外一年来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热点及前沿问题,包括尚存在争议尚不成熟的内容。
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社会共治:正在生成的未来 电子书
  • 等著
  • 本书为主编和所有作者基于以下共识而作: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正推动着中国走向社会共治。作者们试图从几个不同视角来测度、把握和总结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变化。这些视角包括:历史演进,法律制度,政社关系,税收优惠,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公民结社,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社会组织评估,NGO国际化等。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内经类证 电子书
  • 秦伯未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