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套装"搜索结果
中国国情报告(第3辑):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 电子书
  •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报告”系列辑刊的第三辑,包括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2014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与地方基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所级国情调研基地59个。所级国情调研基地的任务是长期跟踪调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积累调研基础数据、提供对策建议。书中选取2016年度所级国情调研基地取得的调研成果,资料权威、分析精辟,对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校园职场动漫人物角色设定技法·制服控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共5章。第1章为校园角色设定,介绍校园中不同学生的基本设定技法;第2章为教师角色设定,介绍7类教师的角色设定技法;第3章为校园到职场的气质变化,介绍多个角色从校园到社会工作的成长变化,说明如何让角色褪去“学生气”;第4章为职业角色设定,介绍7种职业的角色设定技法;第5章为我们的故事,介绍校园故事和职场故事两类场景中人物设定技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电子书
  • 牛百齐 主编
  • 本书依据教学要求编写,全面系统地论述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分析。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变压器与电动机、常用半导体器件、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跨境网络营销 电子书
  • 潘百翔 李琦
  • 本书以培养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根据跨境网络营销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设计教学项目,主要介绍了跨境网络营销的认知、跨境网络市场的调研和分析,跨境网络营销工具的应用以及跨境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等内容。本书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组织内容,共设8个项目,每个项目由项目情境引入、项目任务书、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拓展和同步拓展8个部分组成。通过
连城客家民间草药文化 电子书
  • 林百坤主编
  • 连城客家人识药用药历史久远、积淀丰厚,民间草药文化是连城优秀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城客家民间草药文化》全书共4篇。“药草篇”介绍连城草药资源及品种分布;“药用篇”介绍连城民间对中草药用药的实践,包括验方、实例等;“药膳篇”介绍连城客家人日常食用的药膳原料、做法、功效;“药话篇”讲述了连城客家人的身边药事,让人深切感受中草药帮助人体恢复健康的独特作用。全书真实记载了连城客家人对中草药的认识、探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 电子书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该规范集高血压健康宣教、技术指导与管理评估于一体,着力打造“医防康管”体系,强化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高血压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争取实现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与诊断治疗无缝衔接,提高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从治到防的全新升级,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南(2021) 电子书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漫画,精炼的内容选材,向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高血压防治知识。该书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从维护健康的角度,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和干预指导,所述内容均为科学共识的科普版,在指导、教育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但是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较低。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针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如何做好准确、生动、大家愿意看、看了不会忘的科普?这是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 电子书
  • 中国卒中学会
  • 本书从卒中一级预防及危险因素管理、卒中的组织化管理、缺血性卒中及TIA患者的管理、脑出血患者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管理、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管理、脑卒中康复七大方面对脑血管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至康复的全链条临床诊治制定了标准。为基层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系统、二三级医院和康复机构的脑血管病临床预防、救治提供了规范。
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电子书
  • 主编 许敏 史荧中
  • 《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共12章,第1章是Java语言概述;第2~4章讲述了Java语言基础,包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简单的输入与输出、Java程序的控制结构和数组;第5、6章讲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包括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第7章讲述了常用实用类,包括常用工具类和集合容器类等;第8章讲述了Java异常处理;第9章讲述了Java输入流和输出流;第10、11章讲述了图形用户界面
黄文秀的故事 电子书
  • 本书分为6章,前五章《穷人孩子早当家》《小荷才露尖尖角》《梅花香自苦寒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家忧乐挂心头》分别讲述了黄文秀幼年时期、小学初中时期、高中时期、本科研究生时期、挂职扶贫时期的故事,最后一章《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是大家对黄文秀同志的思念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点详解与全真考场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 电子书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中心
  • 本书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2018年版)》为依据,在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共有4个部分,第1部分为“考点详解”,每章均提供考情分析,辅以精心编制的真题过关练习题。第2、3部分共提供12套历年真考题库试卷及其参考答案与解析,供考生练习使用。最后,本书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提供了“应试指南”。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全真考场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电子书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中心
  • 本书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2018年版)》为依据,在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共分为4部分,第1部分提供了考试大纲分析及无纸化考试应试指南,第2部分为选择题强化训练,第3部分提供了5套无纸化全真模拟题套卷,第4部分提供了2套无纸化新增真题套卷。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 电子书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中心
  • 本书第1章至第6章分别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Word2010的使用、Excel2010的使用、PowerPoint2010的使用、因特网基础与应用。每章均配有精心编制的过关练习题。除此以外,本书提供了“应试指南”文档,旨在总结、提炼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MS Office高级应用 电子书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中心
  • 本书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18年版)》为依据,结合编者多年来对“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科目的考试命题特点的分析与总结,并兼顾计算机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应用需求编写而成。本书共4章,分别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使用Word编辑文档、使用Excel制作电子表格、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每章均配有精心编制的过关练习题。除此以外,本书附录不仅提供了每章过关练习题选择题的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点详解与上机考试题库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电子书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中心
  • 本书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2018年版)》为依据编写,共分为4部分,第1部分提供了应试指南,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第2部分为考点详解,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2010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4个方面的考点;第3部分为无纸化上机考试题库;第4部分为参考答案及解析。
会计口述历史(第一辑) 电子书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口述历史项目工作组
  • 一大批会计人经历了新中国建国、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他们经历了建设新中国的会计体系、会计的改革开放两波大的时代浪潮,也经历了会计发展的低谷。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记录下来,整理、传播、存储,就是会计口述历史。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培训教程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系统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共分三部分14章。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技术,介绍网络安全现状、密码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网络攻击等;第二部分是中级防护,介绍系统安全、反恶意代码、网络边界安全、网络服务安全、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等;第三部分是高级进阶,介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控网等网络安全。本书旨在为全国网信干部提供理论指南、实践指导和趋势指引,也可以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学习、研究
网络安全测评培训教程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分四部分共10章内容。其中,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介绍信息安全测评思想和方法;第二部分(第3章~第5章)介绍安全测评的主要技术和实施流程;第三部分(第6章~第8章)介绍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及风险分析等;第四部分(第9章、第10章)介绍具体安全测评案例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本书旨在为全国网信干部提供理论指南、实践指导和趋势指引,也可以作为从事网络安全测评研究、实践和管理等各类专业人士的
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5) 电子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本书以“引领新常态,决胜‘十三五’”为主题,邀请国家宏观经济部门领导、经济学家、企业负责人等发表观点。
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 电子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本书以“围绕主线、着力攻坚、稳中求进、进中求好”为主题,邀请国家宏观经济部门领导、经济学家、企业负责人等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