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科学史译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搜索结果
  • [美]I.伯纳德·科恩
  • 适读人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爱好者    本书直接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这一引人注目、但又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话题为题,以深厚的科学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视角进行了阐述,为国内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范本。另外,作者高度关注现实,自由地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考察,揭示出科学对现实的意义,对于当今关心公共政策的学者和管理人员亦有重大参考意义。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3) 电子书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编
  • 本书分别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体育学科在2020-2023年的整体发展、重要突破、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
中国国情报告(第3辑):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 电子书
  •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报告”系列辑刊的第三辑,包括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2014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与地方基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所级国情调研基地59个。所级国情调研基地的任务是长期跟踪调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积累调研基础数据、提供对策建议。书中选取2016年度所级国情调研基地取得的调研成果,资料权威、分析精辟,对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优秀硕士论文集(第1卷) 电子书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主编
  • 本书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汇编,涵盖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社会学专业硕士论文讨论的是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及女性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社会保障专业硕士论文讨论的是生育政策调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会化运营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研究的是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中年家庭妇女消极自我意识的叙事治疗等。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研究文丛 电子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 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与党政关系、党的思想宣传与文化建设、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教育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国外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形态探索。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课版) 电子书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组编
  • 本书内容结合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硬件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注重基础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相结合,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划分,全书共9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由第1~3章组成,包括基本知识、逻辑代数基础、半导体与集成门电路;第二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经典设计和分析方法,由4~8章组成,包括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数模和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基于RISC-V在线实训) 电子书
  • 组编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具有强支撑作用,是强化读者计算机系统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本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验目标系统化、实验平台虚拟化、课程实验在线化、实验过程游戏化”的原则,历经十年持续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原创的硬件在线仿真实验,建立了立足计算机系统、逐层递进、以设计型实验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基于RISC-V代理内核(在线实训版) 电子书
  • 组编
  • 本书为基于RISC-V代理内核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教材,实验分为设计基础实验和挑战实验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RISC-V体系结构、PKE实验和实验环境配置、中断处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本书采用RISC-V代理内核在实现代码规模极简化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可操作系统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将实验重点放在操作系统重要概念对应的实现。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
植物DNA条形码前沿探讨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DNA条形码(DNABarcoding)最早由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PaulHebert等于2003年提出,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前沿学科之一。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加剧,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理解和认识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日益迫切,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作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已成为普遍的需求。植物D
科技创新: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一般说来,科学与技术本没有什么优先不优先的问题,而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另外,优先与不优先与重要不重要并不相等同。优先也许是重要的,但非优先不等于不重要。在实践中,突出重点也许常常与优先挂钩得多一点,但是重要和优先不一定完全挂钩。科学优先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反过来说,技术优先也不能说科学不重要。优先问题只是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决策权衡的重点放在哪里的问题。而且事实上在某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或某
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土地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土地生态学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通过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土地生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土地生态格局,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服务。
“冷聚变”争论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冷聚变”是一个颇为敏感且备受质疑的话题,也是当前科技界应当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2008年4月8~9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冷聚变’的争论”为题在北京召开了第l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会议就氢、氘气体放电实验出现的许多奇异现象(如异常x射线谱线、超热、新核素生成等)和其理论解释(如“小氢原子模型”、“P.e—P等束缚态模型”),以及其他的实验现象和理论
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信息科技与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目的是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两天的沙龙,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
2020—2021年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 电子书
  • 本书分为“经济篇”“社会篇”“区域篇”“专题篇”,内容涵盖2020年厦门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分析预测了2021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走势。
创新理论 服务决策:贵州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2013年研究成果汇编 电子书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编
  • 本书是2013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研究成果的集萃,包括了10份研究报告。这些成果均经过一定的鉴定、结项和评审程序,并获得了省领导的肯定。本书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展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整体科研状况和学术成就,为进一步推动“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理论 服务决策:贵州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2015年研究成果汇编 电子书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编
  • 本书是2015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研究成果的集萃,包括了10份研究报告。这些成果均经过一定的鉴定、结项和评审程序,并获得了省领导的肯定。本书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展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整体科研状况和学术成就,为进一步推动“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渊鉴挹菁: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典藏 电子书
  • 本书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多年典藏精品图录,分为三部分:古籍典藏篇对32部善本古籍作了介绍;青铜文物篇介绍了贵州社科院馆藏的4类青铜文物;名家画作篇展示了10幅画作。书中所选的古籍,不分部类,以精善本为首选,除记录书名、作者、注释者、刻印者及卷数等基本信息外,还录载作者、注者、刻者的传记,介绍该书主要内容;有几种详记版式行款,也记述版本刻行等信息。每书之后,附有4至6帧书页照片,令读者有管窥的快感。
公平与发展:海峡两岸暨香港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文集(2014)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主编
  • 面对全球化浪潮,海峡两岸暨香港经济产业结构正在经历大调整,与此同时社会变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突显新的挑战与机遇。处理好公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海峡两岸暨香港学者在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公平与发展的内涵与关联,交流看法和经验,对海峡两岸暨香港共谋发展、实现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收录数十位学者的纪念文章,覆盖《文学评论》的编者、编委以及来自全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这些温暖的回忆,真实记录了刊物六十年的熔金岁月与发展历程。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