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后现代史学理论读本"搜索结果
  • 彭刚 主编
  • 了解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读本,收集当今史学界巨匠对后现代史学理论的经典论述。
北京史学(2018年秋季刊) 电子书
  • 靳宝 主编
  •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20年春季刊。
北京史学(2019年春季刊) 电子书
  • 孙冬虎 主编
  •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19年春季刊。
北京史学(2019年秋季刊) 电子书
  • 郑永华 主编
  •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19年秋季刊。
北京史学(2020年春季刊) 电子书
  • 章永俊 主编
  •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20年春季刊。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电子书
  • 章开沅
  •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是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编著的一本学术随笔。
再造金山.中大史学文丛 电子书
  • 费晟
  • 本书利用环境史的新视角整合了之前零碎保存的史料,从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及生态变化的角度探讨澳新历史变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国别史研究中重视政治经济话题,从而容易忽略地缘上较为次要的大洋洲区域史的局限。本书以澳新华人移民的经历与命运为线索,力求展现全球资本主义及西方殖民扩张中人囗交流、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以及文化冲突之间的复杂互动。
水利系统“六五”普法读本 电子书
  • 水利部普法办公室,贾茜,刘斯佳
  • 本书介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概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要求及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用水总量控制的法律研究、用水效率控制法律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等内容。
南贾赛社.神卷 电子书
  • 后素
  • 本书从供盏、面祭、乐户、社火、演剧、庙会、婚丧等角度为读者立体呈现一个北方普通村落的信仰、娱乐、日用,为大家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与当代生活提供一个入口。
南贾赛社.人卷 电子书
  • 后素
  • 本书对南贾赛社活动的介绍以潞城市贾村为主,介绍赛社依托的民俗环境和容纳的民俗活动,包括婚丧、岁节、食居、集会、烧香、看戏等,展示赛社的日常生活。
规训革命.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形象史学(2017上半年卷) 电子书
  • 刘中玉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上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9上半年卷) 电子书
  • 刘中玉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上半年卷。
清史论丛.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 张荫麟
  • 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
近代史学刊(第23辑) 电子书
  • 马敏 主编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23辑。
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电子书
  • 瞿林东
  • 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四十余年的治学历程、研究路径。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 电子书
  • 常建华
  • 本书旨在探讨如何从生活的视野认识社会。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第2辑) 电子书
  • 陈启能 主编
  • 本论丛讨论的重点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史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它提供了关于国际史学各方面发展的新动态,各大洲、各主要国家、各重大领域、各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著名史家访谈、疑难问题争论、一手史料公布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新史学(第12卷):量化史学专辑 电子书
  • 陈志武
  •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2卷,以“量化史学”为主题,内容涉及量化历史研究新趋势、先秦时期国家形成与官僚化、晚清国家能力衰退与灾害赈济体系转型、清代命盗重案的特征、清人年寿问题、1910年四川城镇人口问题、首届“中研院”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院士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比、“朱子授礼”问题及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
传统的张力.当代史学文库 电子书
  • 张昭军
  • 本书采用思想文化史的视角,以近代儒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旧学如何转化为新学、传统儒学如何过渡到现代性思想。作者在反思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基础上,以近代思想家的儒学思想为例阐明:简单地把儒学划为传统性范畴,或认为儒学本身含有启蒙思想、没有西学东渐同样能实现现代性转化等说法不合乎历史。
易学 经学 史学.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 张涛
  • 本书涉及易学、经学、史学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甚至密不可分的学术领域。易学方面,将考察范围扩展至受《周易》及易学启示、影响的全部历史过程及学术文化现象,对一些易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作了探讨。经学方面,对《诗经》《孝经》等儒家经典及经学发展史,对经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系统考辨,并对20世纪儒家经典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史学方面,对汉代刘向等重要史家、史籍及其版本源流、思想内涵、史学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