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搜索结果
  • 陈明胜
  • 为观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提供个案,为透视近代中国政制转型提供视角。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 冯剑
  •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图谱研究与领域实践 电子书
  • 冯钧
  • 本书以构建领域多层次知识体系支撑智能应用为目标,系统地介绍实体关系图谱、事理图谱和业务主题图谱构建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存储、事件和场景抽取、事件模式库构建、事理规则挖掘、层次主题挖掘、动态主题挖掘、对象属性挖掘、主题要素关联挖掘等。此外,本书还提供丰富的案例,展现如何利用知识图谱实现领域智能应用。
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电子书
  • 刘斌
  • 本书将电子商务发展的特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结合,分析了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挑战与实践困境,确立了平台商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法律定位与权力来源,并从保障机制、监管机制、维权机制三个维度提出完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澳门近代风景园林研究 电子书
  • 童乔慧 张洁茹 著
  • 本书通过对澳门近代风景园林的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探究澳门近代风景园林的表现类型与典型实例,归纳总结澳门近代风景园林的造园理念、造园手法和文化内涵,挖掘澳门近代风景园林中西结合的多元文化特质。同时通过比较澳门园林与岭南园林、葡萄牙园林间的异同,探讨风景园林的保护价值,建立澳门近代风景园林的价值评估框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开发澳门城市风景园林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打下可靠基础。
近代日本的町村自治研究 电子书
  • 郭冬梅 著
  • 日本基层的町村自治制度始于近代,自1888年市制町村制法律的发布而形成。本书全面考察了近代日本町村自治制度形成、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同时对近代日本町村自治思想的流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近代日本町村自治的特征、近代日本在引入町村自治制度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探寻其对我国基层治理的借鉴作用。
近代宫廷戏曲档案文献研究 电子书
  • 杨连启
  • 本书力求为读者呈现出清代在戏曲文学、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和在戏曲活动繁华掩盖下的一个王朝统治日薄西山的凄凉景象。
江苏地理 电子书
  • 赵媛
  • 本书是中国省市区地理丛书之一,是一本关于介绍江苏省地理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区位、地理特征、地理区划、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长三角经济圈与沿江开发等。
儒道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 卢国龙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三辑。
江苏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策研究 电子书
  • 陈建清
  • 本书内容分为经济改革、经济专题、经济运行、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他山之石等八个部分,共收入70余篇调研报告与文章,侧重从中观层面和为江苏省领导决策服务的角度,对江苏经济发展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矛盾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国际领域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文选 电子书
  • 蔡昉 主编
  • 进一步认识当前国际热点和难点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解构领域驱动设计 电子书
  • 张逸
  • 全面阐述领域驱动设计知识,引入创新方法,实践案例展示统一过程,助力软件架构师与开发人员提升能力。
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 电子书
  • 李青 著
  • 本书以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为题,主要探讨它们在国民教育(兴学)、医疗卫生(兴医)、农业农民(兴农)和其他领域(兽医学、统计、修路等)的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又为何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俄罗斯近代地方自治史,学习俄罗斯在推进地方自治过程中的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舆论学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 谢耘耕 主编
  • 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办,本册是第三辑。
社会建设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 王名 主编
  •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主办,本册是第三辑。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 郭常英
  •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
近代扬州文人群体研究(1840~1945) 电子书
  • 王宁宁 著
  • “文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承久远的独特社会文化阶层,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其角色与身份也在不断地衍变、转型。而在衍变流传中,文人阶层的面貌保持了薪火相传之连续性,此与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之间自有某种耦合与关联。本书的研究时段集中在1840年至1945年,重点研究了近代扬州文人这一群体,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考察了扬州文人之整体嬗变,及其与城市社会变迁互动的关系,展现出了近代扬州知识分子
江苏省文化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电子书
  • 袁涛
  • 本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江苏省文化产业现状与质量研究、江苏省区城文化资源与区城经济耦合、江苏省文化产业创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年卷)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