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 - 好书推荐、正版图书免费阅读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VIP会员
新书
快讯
注册 | 登录
100 条"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搜索结果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付松聚
本书对我国司法审判制度改革和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有着实践指导意义。
电子书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电子书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收录数十位学者的纪念文章,覆盖《文学评论》的编者、编委以及来自全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这些温暖的回忆,真实记录了刊物六十年的熔金岁月与发展历程。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电子书
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正日益成为一门国际化的学问,以往积累的和正在不断涌现的大量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成为古典文学研究学术积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足以为我们带来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有意识地开辟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翻译和评论工作,并于2013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海外汉学名著评论”论坛,现将这次论坛的论文以及各位学者历年来积累的海外论著评论、学术史研究、学术动态介绍、学者访谈等成果汇为一辑,以
电子书
中国法治三十年(1978~2008)(第2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法制走向法治,走向依法治国的三十年。本书全面概括了中国法治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从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宪法、人权、经济法治、社会法治等领域,深刻总结了三十年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是一部观察和研究新时期新世纪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电子书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电子书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选(全4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精选《文学评论》六十年的代表之作,按照学科汇辑为四卷: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些文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启示作用久远。
电子书
《文学评论》六十年总目与编后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汇总了《文学评论》创刊六十周年以来刊物的总目录索引和编后记。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学评论》六十周年的目录;第二部分为六十年以来的编后记汇总。
电子书
多维视域下的古田会议研究
李方祥 汪炜伟 主编
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旨在将此次会议置于中共党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从而对古田会议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认识;第二编着重梳理古田会议所确立的党建法则,探索它们对当前党的建设的启示作用;第三编分析了如何将古田会议精神运用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之中,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员组织发展中;第四编通过解读毛泽东诗词,讨论闽西革命历程,探看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心路。
电子书
社会转型与刑事立法的新向度
贾健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想象图式的社会形态及其刑事立法观、社群图式下刑法对超个人法益的保护、当前社会中象征性刑法的正当性及限度、风险应对与传统重塑:刑法完善的示例、刑法活性化时代何以批判刑事立法。
电子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本书的文章理论和调研并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电子书
国际篮联三人篮球规则
中国篮球协会 审定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人篮球规则,介绍了比赛场地和器材、球队、比赛通则、违例、犯规、场上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等;第二部分是三人篮球器材与软件,介绍了各类器材的尺寸、材质、性能等详细要求,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电子书
中国能源法研究报告2012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能源增长方式变革与法律制度创新、能源结构调整与法律制度构建、能源市场结构与市场主体的法律问题、国内外气候变化立法与能源法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能源法研究报告2013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
本书内容包括:能源立法困境的破解;能源市场化改革与能源法制;美国中国与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法律制度建设等。
电子书
既往既来: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 编
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标志。五十余年来,在中法之间,众多外交官、实务工作者,以及文化使者和学者等,分别从不同领域和各自角度为中法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持续拓展与不断深入做出了贡献。此书所辑文章正是他们的所思、所述、所寄,诸多文章探讨了日益成熟的中法关系,分析了逐步深入的中法合作,同时也呈现了学者们在法国研究领域内的真知灼见,还见证了中法友谊的历史进程等。
电子书
社会转型与人文关切
本书从哲学生存论的思域来检视当代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的问题域主要是在反思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这四重生存关系的“疏离化”中被提出的。对此以哲学生存论的视角倾之以人文绳墨和价值建构,正是本专著所谓人文关切的重心所在。对现代性问题的哲学生存论的反思本质上是人文的反思,对当代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关切本质上是人文关切。
电子书
中国动画史(下)
李铁
李铁编著的《中国动画史(下1977-2015)(精)》以时间为纵轴,以地域为横轴,在两个维度上详细讲述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外交、教育、艺术、技术对动画发展的动因做了分析。依据年代将中国动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动画完整的发展历史。本书详细介绍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辽宁电
电子书
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二十年
本书编审委员会
电力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国际上电力发展的趋势,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印发,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以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本书内容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选取目前较为成功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进行分析,并对当下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热点问题,如:交易机构组建、
电子书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上、下)
何建明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互动融合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
电子书
媒介导论
杨茜
《媒介导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媒介技术变革及相应社会影响的介绍,下篇为媒介内容的鉴别与分析。教材内容以媒介发展历史现象、理论思辨、业界操作及前沿知识为研究主线,具体介绍媒介发展及融合背景下的媒介概念,媒介功能,媒介性质,媒介融合引发社会变迁,媒介内容的区分、分析、评价等知识。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国家高度重视媒介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教材增加了对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5G等新技术的介绍及人文思
文章导航
<
1
2
3
4
5
>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
社会热点问题
意见反馈
我的书架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