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 - 好书推荐、正版图书免费阅读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VIP会员
新书
快讯
注册 | 登录
100 条"儒法国家:中国历史新论"搜索结果
儒法国家:中国历史新论
赵鼎新
Q:本书提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变迁理论?A:我的历史变迁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竞争与竞争结果的制度化的辨证互动是历史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一理论基于两个前提:首先,人类有着强烈的为了主导权而发生竞争和冲突的倾向,无论竞争的主体是个人还是集体;其次,人类竞争的手段可能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也可能是其中几种的组合,抑或是它们的全部。经济权力源自人类对增强他们获取、改造、分配与消费自然物的能力之欲求;军事权力源自人类的地域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组织性防卫的需要;意识形态权力源自人类为其生活与行动的意义和正当性进行申辩和标榜的需要;政治权力源自人类的社会属性,以及为了确保统治与合作而形成集中强制性规则的需要。由这四种社会权力资源所构成的各种格局,不仅差异化地型塑了不同的人类竞争结构,而且也致使不同的社会机制占据主导地位,并导致不同的历史变迁型态。Q:中国为何且如何由秦统一并发展出官僚制帝国?A:东周末期,推崇绝对国家权力和把国家暴力合法化的法家思想成了盛行的政治哲学;军队被牢牢掌控在国家手中;商人无法将其财富转化为政治权力。自公元前5世纪末,战争需求、法家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协同作用主导了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残酷的战争有利于促使国家在其组织和行动中变得更加工具理性化;法家所强制推行的战时法令,增强了国家驾驭贵族以及强夺豪取民间资源的能力;那些更有能力践行工具理性原则,更彻底地推行法家之“法制”的国家便更有可能在激烈的诸侯国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这逐步坐大的国家权力,连同其他一些条件共同襄助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的霸业。Q:早在西汉时期就被制度化的政治/文化结构何以展现了如此强的韧性,能够长盛不衰绵延至19世纪?A: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从秦朝速朽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为中国造就了一种四种权力之间具有高度稳定关系的结晶——“儒法国家”,即将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力量融为一体、军事力量受到强烈控制、经济力量被边缘化的统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方面,皇室遵奉儒家学说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皇权自身也受到儒家文官系统的制约;但另一方面,体制内外的儒生都支持皇权统治,并为国家提供了择优选拔官员的来源,在被拣选成为各级官吏后,他们既用儒家道德,又用法家的法制和统治技术管理着整个国家。皇权与儒生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孕育了一个按照前现代的标准来说是非常强大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如此富有弹性和适应性,以至于历经无数挑战它还能顽强地存续下去,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本书附八位全球顶级学者的书评,他们各自从历史社会学、经济史学、国际关系等研究视角出发展开讨论,赵鼎新亦撰文予以回应。迈克尔•曼(MichaelMan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教授金世杰(JackA.Goldston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约翰•霍尔(JohnHall)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乔纳森•赫恩(JonathanHearn)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理查德•拉赫曼(RichardLachmann)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社会学系教授乔治•劳森(GeorgeLawson)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教授威廉•休厄尔(WilliamSewell)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国斌(R.BinWong)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电子书
儒学新论
魏义霞 著
本书从四个不同维度展示儒学的内容、特质和命运:“人物聚焦”通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颜元和戴震9个儒学人物展示儒学内容;“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来领悟儒学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把握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人物之间的思想异同关系;“宏观透视”溯本探源,勾勒、整合儒学的基本主张、学术意趣、致思方向和价值追求;“儒学内外”通过儒家与其他各家的异同体悟中国哲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通过近代哲学家对儒学
电子书
舆论引导新论
雷跃捷
一部研究舆论引导的学术专著。
电子书
品牌营销新论
商超余
本书共二篇六章。第一篇·品牌观,共两个章节:第一章品牌是什么,第二章为什么需要品牌。第二篇·方法论,共五个章节:第三章品牌精神,第四章品牌定位,第五章品牌识别,第六章品牌传播,第七章品牌资产。
电子书
艺术哲学新论
王柯平译
《艺术哲学新论》是美学哲学家杜卡斯的代表作,其审美自由主义学说在西方具有广泛影响。总体而言,艺术哲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对象的批评理论。审美对象是审美静观和体验的对象,在范围上要比艺术领域更为广泛和多样。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产生艺术品的人类艺术活动,而并非一项旨在创造美的活动。艺术是情感的语言,艺术品是情感的对象化。若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语言,就务必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情感的交流。从实践角度看
电子书
电影艺术新论
李锦云
《电影艺术新论》从历史、创作、传播、欣赏四个角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电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理论性专著。该专著对电影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对网络条件下和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电影创作与电影传播进行了新的审视,并以经典影片为例,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电影的赏析方法。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它既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对电影创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电子书
拿破仑战争:一个伟人和他的时代(经纬度丛书)
[英国] BBC《历史》杂志 编
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度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生动形象地展现拿破仑战争史。
电子书
知宋·宋代之儒
何俊 主编
一本书读懂宋代之儒学。
电子书
东盟国家金融法研究
盛学军主编
本书遵循了金融法律制度的一般体例,即按照银行法、证券法等传统框架对东盟国家的金融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鉴于完善的保险制度以及信托制度在东盟国家尚未普遍确立,本书并没有将其纳入介绍范围,而是着重介绍了东盟国家的银行以及证券法律制度。就具体结构来说,本书主要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是东盟国家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第二章是东盟国家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第三章是东盟国家证券法律制度。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各国银行业以及证券
电子书
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4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 编;董佳 主编
《青年党史学者论坛》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青年教师为主,并邀请校外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加研讨,由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评论人,为中共党史青年学者架设的一个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本辑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前沿”“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共革命的内在转向”“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中共社会思想史研究前沿”五个板块展开论述,反映了目前学界在党史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电子书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1年卷)
中国国际法学会
本书设特载、论文、书评、机构综述、文件资料五个栏目,收录《论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若干国际法问题》《海洋争端的识别、边界与可裁判性》《律师在国际刑事法院的豁免权》等文章。
电子书
壮丽70年:新中国医学力量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本书紧密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国70年的宣传主线,近百位医学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
电子书
中国医学进步40年——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变迁篇”:通过35期《中国医学论坛报》报纸封面故事以及重要发展数据,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总体概貌。第二部分“人物篇”:通过专访吴孟超、孙燕、陈可冀、陈灏珠、秦伯益、巴德年、刘力生等20位医学大师,讲述他们近40年从医生涯中难忘的人和事。第三部分“印记篇”:选取重大疾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
电子书
一儒:石元春自传
石元春
本书共十三章,前三章写感恩与成长;第四章写政治运动磨炼;第五和六章写治碱改土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年;第七和八章写校长十年;第九和十章写学术云游;第十一至十三章写再披挂,决胜生物质。
电子书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
国家癌症中心
本《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是在总结、分析我国几十年肿瘤登记工作实践和现状的基础上,参照CIFC上报资料的要求,通过试点验证后编写而成的,对我国不同地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登记的概念、内容、意义、收集方法、质量控制、编码规则、统计分析、案例、编码查询等。是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必备的实用参考书。
电子书
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国家癌症中心
《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入选2015年我国肿瘤登记数据并加以分析,以反映2015年我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癌症的发病与死亡水平。本年报内容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是统计方法;第三章是数据质量评价;第四、五章为全国合计以及主要癌症的发病与死亡分析结果,第六章附录。
电子书
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汉、英
国家癌症中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等危险因素的累加,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且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平衡,防控形势严峻。《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由
电子书
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
国家癌症中心
2019年,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癌症防治行动作为15个行动之一,明确提出提高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重点癌症的早期诊断率。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暴露、定期参加防癌体检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本书旨在通过介绍常见癌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常见的筛查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等,并结合问答的形式,提高公众对癌
电子书
中国人群癌症筛查工作指导手册
国家癌症中心
筛查作为癌症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已成为癌症防控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癌症筛查、早诊早治项目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逐年提高,筛查技术急需普及和推广。然而,我国主要癌症的筛查方案不统一,缺乏筛查指南,对基层专业人员造成困扰。作为国家级癌症防控牵头部门,国家癌症中心负责筛查、早诊早治指南的制定,项目的技术指导,有必要编写指导手册,对人群筛查的原则,方法提出统一,科学、系统的方案,从而规范开展癌症筛查。本书由
电子书
2002中国经济展望(宏观卷)
国家信息中心
本书分为宏观经济篇;地区经济篇;世界经济篇和附录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走势与可选政策;世界经济前景及对中国的影响等。
电子书
2001中国经济展望(上)
国家信息中心
本书展望2001中国的经济,对200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全书分:“宏观经济篇”、“世界经济篇”、“地区经济篇”和“专题篇”及附录。
文章导航
1
2
3
4
5
>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
新闻学
媒体融合
新闻工作
舆论引导
军事
拿破仑
一般理论
意见反馈
我的书架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