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循缘论道:古都北京的宗教文化"搜索结果
  • 佟洵
  • 北京宗教文化具有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中国宗教文化史的缩影。
梦回红山——龙缘阁藏品集 电子书
  • 田亚军
  • 本书收录了作者珍藏的大量红山文物,从各个角度展示古物之美。除赏析和鉴定红山古文物的文字之外,还涉猎与藏品相关的典籍、古史、古人、传说、故事等渊博的红山文化和历史知识。
北京的城市地位 电子书
  • 齐心
  • 本书对现有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明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概念、分析内容、测量方法、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最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城市网络的整体样貌做出描述和分析,并找出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电子书
  • 骆秉全等著
  • 本书总结了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归纳,同时参照其他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促进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从“3个奥运”到“3个北京”的历史传承与价值阐释、奥运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及理论问题研究、往届奥运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经验研究、北京奥运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奥林匹克教育
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发展研究报告(2018) 电子书
  • 主编
  •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北京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典型意义。本报告关注2016~2017年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整体发展状况,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围绕艺术、旅游、新闻出版、民间外交主题展开论述,力求揭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新形势对北京对外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 夏循祥
  •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电子书
  • 俞吾金
  • 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和规范,宗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和道德的关系。
民国北京的公共卫生 电子书
  • 何江丽
  • 本书描述了民国时期北京的公共卫生状况。
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 电子书
  • 主编
  • 冬奥会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2019~2020年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核心议题。本书探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势下,如何以冬奥会为契机建构与传播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重点讨论建构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话语传播的要旨,讨论影响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传播的国际、国内语境变更,研究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传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范式变化,讨论这些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话语的多元传播,以此为北京国际形象与话语体系的传播提
城市北京与文化书写:北京题材影视剧研究(1978~2018) 电子书
  • 本书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京题材影视剧,总结出北京文化符号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老北京、民国北京,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历史与文化形象,如胡同、四合院等空间;二是革命北京、红色北京,主要是50年代到70年代与北京有关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空间,如大杂院、家属楼、顽主的大院;三是现代北京、国际之都,也就是与纽约、东京、香港等相并列的国际大都市。围绕着这样三种表现形式,产生了大量的影视剧作品,这些
学习方式的变革 电子书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本书是教育工作者们对课程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及管理改革与终身学习变革的研究与在实践层面上所进行的思考、探索。
北京杂院 电子书
  • 北京大学聚落研究小组
  • 本书从建筑学角度,调查北京大栅栏地区杂院空间现状的特征和构成要素,为讨论该地区未来改造发展提供参照,同时记录当下大栅栏居民生活空间的现状。
北京地理 电子书
  • 付华著
  • 本书系统介绍北京地理环境,包括北京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的沿革,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北京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北京和首都圈的发展特点,北京的交通条件、区域功能与发展差异,北京面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北京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学霸说清北学霸高分学习法初中语文 电子书
  • 闻道清北
  • 青少年学习困惑解答、清北学子经验分享、提高学习效率及打好基础。
学霸说清北学霸高分学习法初中英语 电子书
  • 闻道清北
  • 青少年学习困惑破解,清北学子经验分享,提高学习效率。
学霸说清北学霸高分学习法初中数学 电子书
  • 闻道清北
  • 清北学子分享学习经验,助青少年提高学习效率,打好基础。
屯堡社会如何可能:基于宗教视角的考察 电子书
  • 孙兆霞 汪青梅 张建 张原 著
  • 本书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深入系统地考察了屯堡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活,全面地梳理了屯堡社会的文化形态及其具体内容,展示了一系列与宗教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通过屯堡宗教的视角,探讨“社会如何可能”这一主题。本书呈现了特殊的中国本土案例,提供了不同的分析基础和向度,形成对将宗教区分为制度性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二分法定式的新的研究视角。
宗教与历史(第八辑) 电子书
  • 陶飞亚 主编
  •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八辑。
宗教与历史(第九辑) 电子书
  • 陶飞亚 主编
  •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