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历史碎片(1840~1949)"搜索结果
  • 安子
  • 外媒眼里的中国历史画卷。
贵阳故事 电子书
  • 贵阳市历史学会
  • 本书收录《回忆贵阳中华路的改造建设》《“两弹一星”事业的贵阳贡献》《回顾龙洞堡机场的建设》《参与拟定市场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点滴》《解放初期贵阳市的军事接管工作概述》《西部大开发促进贵阳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文章,反映贵阳解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解字说文: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电子书
  • 汝企和 主编
  •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文选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论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进展、热点专题与最新成果进行了阐释。
当代河南航运发展史:1949—2010年 电子书
  • 别道玉,赵冕,贾茜,刘斯佳
  • 本书上限1949年,下限2010年,按照6个时期进行记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调整国民经济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创时期、改革开放转型时期、21世纪初科学发展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 电子书
  • 陈锋 主编
  • 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 张和平著
  •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
中国历史地理及地名文集 电子书
  • 本书分为三部分:一是历史地理研究,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若干史实的考证,对《穆天子传》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对西周初年营造成周城的考证及对洛阳城址变迁的研究,对春秋战国至汉代中山国的研究,对汉初赵佗占据龙川古城的历史影响,以及对大运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谈地名学与历史研究》,以及对我国县命名的研究,对有关地名考证的诸多问题的研究等;三是对谭其骧师的回忆文章及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著作
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4辑) 电子书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 编;董佳 主编
  • 《青年党史学者论坛》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青年教师为主,并邀请校外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加研讨,由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评论人,为中共党史青年学者架设的一个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本辑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前沿”“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共革命的内在转向”“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中共社会思想史研究前沿”五个板块展开论述,反映了目前学界在党史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3册) 电子书
  • 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活动史料的文献辑录,借助编年史的体例,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依年代次序作历史的叙述,勾勒出民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出版机构的创立,大型丛书、工具书、教科书、古籍图书的刊印,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书业章程业规的制定,各种版权上的争端,劳资双方权益的纠纷,查禁与反查禁的斗争,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关经营活动等。
北京市民家庭生活研究(1949~1966) 电子书
  • 姜虹 著
  • 本书从北京市民的户籍人口、家庭收入、妇女就业、居住与出行、家庭关系、家庭娱乐等方面关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民社会生活方式,着重梳理并凸显其中的演变轨迹,再现在新思想、新精神的指导和影响下北京市民的生活状况。从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与家庭的关联与互动,也可了解政治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对于研究及解决当今家庭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 电子书
  • 陈其泰
  •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挖掘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遗产,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同时首次做到将1949年以后台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下进行考察,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
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研究(1949~1984) 电子书
  • 王胜 著
  •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赤脚医生队伍和三级医疗保障网,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民群体。本书以河北省为个案,充分挖掘、利用相关原始档案,结合公开及内部出版的报刊资料、地方志和老赤脚医生、社员等群体的口述史料,尽力还原1949~1984年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及其实践历程的完整面相,考察其优劣得失,期待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改革提供些许学术依据与历史借鉴
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21~1949) 电子书
  • 耿化敏
  • 研究自1921年中共建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中国共产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历史轨迹和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49~1978) 电子书
  • 耿化敏
  • 揭示了学界过去语焉不详的当代中国妇女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1949-2021) 电子书
  • 苏华
  • 本书着眼于当前我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特征及其与当前民办教育新发展的关系,总结我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规律,展望新时代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模式。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 付海晏 主编
  •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本期是第一辑。
零基础PPT高手养成笔记 电子书
  • 高桥佑磨
  • 本书从设计、文字排版、内容组织、图片选用等各方面介绍了如何设计制作一份优秀的PPT。全书采用文图结合的方式编写,将诸多制作技巧和方法以PPT文稿的实际案例来展开介绍,特色鲜明,便于读者从基础学起,轻松进阶。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不仅介绍了制作技巧,还重点介绍了制作优秀PPT的设计规则和核心思维方式,是广大职场人士提升PPT制作水平的经典学习教程。
共和国之初北京市私营企业工会研究(1949~1956) 电子书
  • 贺宝玉 著
  •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工会亦由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共和国之初的北京市私营企业工会更是独具魅力。本书选取l949~1956年北京市私营企业工会为研究对象,对工会自身建设及其与资本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展开了系统研究:在工会主导之下,工人与资本家的情绪起伏变化犹如过山车一般,最终资本家经过了一系列改造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 电子书
  • 韩晓莉 著
  • 在华北根据地建立之初,节日就作为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场域颇受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的重视;在默许和迎合民间旧有节日传统的同时,华北根据地政府还引入和创造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节日。在延续旧传统和创造新节日的这一过程中,华北根据地的节日空间不断扩展,节日娱乐项目也被赋予了更多的革命性意涵。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1937~1949年华北根据地的节日文化生活进行考察,关注节日生活背后的传统与现代、官方与民
此岸日和:小津安二郎的都市影像空间(1949-1962) 电子书
  • 鲁承临 主编
  • 世界对于小津安二郎的兴趣自从他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冷却。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也没有像他的许多同时代的作品那样进入经典的殿堂后就被束之高阁,而是一直在都市的人群中,无论是研究界还是文化界,都保有强大的生命力。本书试图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对小津的后期作品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一批作品重新进行审视,希望能解释小津在现代都市中盛行不衰的现象,并尝试阐释小津创造的影像空间对于今天都市化生存的人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