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日本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述略"搜索结果
  • 张云驹
  • 明治维新前日本具高度灵活性,书中探讨近代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走向。
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 电子书
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路径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项目组
  • 本书从创新生态的视角研究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路径,通过颠覆性技术在科学突破、技术分叉和产业锁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机制的分析,来总结不同阶段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的演化特点和演化规律。
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中兴煤矿为中心 电子书
  • 范矿生
  • 近代企业建立稳定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获取“社会资本”,保障运营安全。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 戴一峰等著
  •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 电子书
  • 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
  •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在于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协同发展。本书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北京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集中讨论三个重要议题:区域协同发展与大城市人口疏解、流动人口研究、人口与社会发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 电子书
浙江区域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2006—2007 电子书
  •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
  • 本书反映了浙江区域经济在“十一五”时期年度运行发展状况,展望了下一年度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比较了浙江与沿海主要省市经济运行异同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年度运行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甘肃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14-2018 电子书
  • 本书收录了《兰白自创区发展思路(一):总体思路与目标》《甘肃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甘肃省市州科技进步水平监测分析》《科技创新政策落地“堵”在哪儿?》《甘肃省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基于1991-2015年数据分析》等文章。
放心蔬菜自己栽 电子书
  • 日本美丽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28种蔬菜的阳台栽种方法,包括:播种、浇水、打叉、收获。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 孙江
  •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电子书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 本书分总报告、分报告两部分,收录了《关于滨海新区率先转变经济方式问题研究》、《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三峡库区创新发展方式之路》等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 电子书
  • 国家计委培训中心
  • 本书用科学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多层次、多方面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6 电子书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6)》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会同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各新区管委会等编写。全书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总报告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国家级新区设立发展的总体情况,2015年国家级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新区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以及2016年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分报告回顾了各国家级新区2015年建设发展成效,展望201
迈入新世纪的发展蓝图——宁波市“十五”计划汇编 电子书
  • 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 本书汇集了宁波市委“十五”计划建议,全市“十五”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重要文件,全面阐述了“十五”时期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及主要任务。
河南省发展与投资 电子书
  • 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 本书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投资领域中的发展情况。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 冯剑
  •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澳门翻译史稿 电子书
  • 李长森 著
  • 本书以大量中外文献史料为基础,对澳门近代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翻译对葡人定居澳门的意义,澳门开埠至20世纪初的翻译状况及其特点,澳门官方翻译机制的建立,翻译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方式,翻译政策与文化冲突之间的关系,澳葡当局在不同时期选用翻译人员的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以土生葡人为主体的翻译活动及其贡献,等等。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