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叔本华传"搜索结果
  • [美]戴维·E.卡特赖特
  •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是19世纪富创见与挑衅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穷其一生,倾尽全力,以求理解人生活于一个苦难与死亡无处不在的世界中的意义。在他力图解开...
都市文人:张岱传 电子书
  • 佘德余
  • 本书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书写了明末清初作家、史学家、散文家张岱的一生。
武术基础拳 电子书
  • 吴维叔
  • 1.吴维叔根据自己近70年习武经验,融合练步拳、功力拳、罗汉拳、八极拳、弹腿、查拳等动作,自编的一套3路武术基础拳。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适合各年龄段习练者。2.作者几十年来已教出学生3000余名,并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3.李亚鹏推荐的体育运动方式。4.无论国内和国外,武术越来越受到喜欢。在当今社会压力巨大而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的大环境下,通过武术,青年人,找到一种运动抗拒压力;中老年人,养生和健身。5.内附103幅套路动作照片,吴维叔亲自演示每个动作及攻防用法。6.随书附赠77分钟高清同步练习DVD,讲解详细,示范规整,实操性强。
趣味平面设计说明书 设计师的40项基本功 电子书
  • 《趣味平面设计说明书设计师的40项基本功》对平面设计知识进行了细化拆分,引入了大量轻松有趣的插画,让专业知识看上去不那么枯燥乏味,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每一个设计知识点。每章都有其专属的主题色,读者在翻阅查找时可以更高效地找到想了解的内容。仪式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每当读者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书中的标题页面会解锁一枚小徽章。这一枚枚小徽章将激励着读者继续学习全新的知识。作为一本查漏
脉经 电子书
  • 王叔和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本次整理以叶氏广
糖尿病常见症状中医治疗与调理手册 电子书
  • 杨叔禹
  •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医生多重视实验室指标的控制,对糖尿病症状关注不够,治疗分散,影响疗效。本书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精选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典型的临床症状20余种。每个症状分述主要表现,中西医病因分析,中医辨治及调理方法,食疗保健等。本书简明实用,疗效确切,通俗易懂,受众广泛。
奚氏武术集粹 电子书
  • 吴维叔
  • 本书是杭州武术协会顾问吴维叔整理的著名武术家奚诚甫的武术精粹集合。奚诚甫学贯少林、太极、八卦、形意等多种拳法,曾任浙江省国术馆教练,其创立的“灵溪奚家拳”现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维叔4年时间整理奚氏武术精粹,既注重其中的理论部分,又注重现代的实战应用,既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武术的渠道,又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埋下了种子。书中,吴维叔亲自讲解演示每个武术动作,旨在给武术爱好者最直观明确的动作
零基础学习吴式方架太极拳(第2版) 电子书
  • 吴维叔
  • 吴式方架太极拳,是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长子吴公仪先生在吴式太极拳圆架基础上逐步修订并创立的。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零基础学习吴式方架太极拳(第2版)》是作者吴维叔练功习武近70年的精诚之作。全书从吴式方架太极拳的理论着手,详细介绍了方架太极拳的源流、特点及习练套路,并深度剖析了方架太极拳的
Python办公效率手册 电子书
  • 本书从日常办公场景和职场人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以实战案例为主线,分解一个个任务,用轻松的方式讲解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解决办公难题,提升工作效率的知识与方法,内容涵盖:使用Python处理大量重复性的Word文档、Excel表格工作,以此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巧用Python处理PDF文档、PPT演示文稿、电子邮件、图形图像,实现专业的内容输出;以及编写Python爬虫程序,抓取网络数据信息。这些知
为历史而生:马克·布洛赫传 电子书
追光:薛鸣球传 电子书
  • 胡晓菁
  •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的学术传记,图文并茂地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长、科研历程、学术成就。
IT传:信息技术250年 电子书
  • [日] 中野明
  • 审视IT历史全貌,思考当下发展问题,摒弃技术原理,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和商业的演化方式,思考技术成败背后的必然性及其原因,站在科技进步的上帝视角洞察未来。
大地情怀:刘更另传 电子书
  • 黄晶
  • 刘更另不辞辛劳、坚守基层,几十年无私奉献。为摸清南方红壤地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规律,在湖南祁阳实验站基地坚守了28年之久;为研究山区农业发展,足迹踏遍了武陵山区、秦岭山区、燕山山区等全国各个主要山区;为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又在河北迁西、北京密云农村工作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带领他们走上了科学致富之路。他把毕生从事科研一线工作的心得总结为“抓生产问题、做基础工作,用先进手段、攻薄弱
聚焦星空:潘君骅传 电子书
  • 叶青
  • 本书是第六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潘君骅,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长期致力于光学非球面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我国和远东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获1998年
此生惟愿济众生:韩济生传 电子书
  • 陈琦
  • 本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科学院韩济生院士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给读者提供了韩济生院士丰富多彩的学术成长经历和科研道路上的真知灼见。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水运人生:刘济舟传 电子书
  • 李荣庆
  • 刘济舟院士1926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母亲曾创立天津私立培育小学并任校长。刘济舟自幼立志学习工程,1943年保送至天津工商学院土木系。1947年大学毕业,正逢乱世,社会动荡不安,刘济舟谢绝了哥哥、系主任同去台湾的盛邀,留在内地,不久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建国后,1950年成为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伴随着中国水运工程建设的兴起,刘济舟上下求索,广博撷取,终成一代
追求卓越:郭慕孙传 电子书
  • 《追求卓越:郭慕孙转》编写组
  •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先生的一生。内容分八章,用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珍贵的图片勾画出郭老先生的家世、青少年时代、青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及国外的工作和生活,系统梳理了他回国后几十年如一日,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孜孜以求,以及对我国冶金化工技术做出的杰出贡献。
仁术宏愿:盛志勇传 电子书
  • 黎润红
  • 黎润红、张大庆编著的这本《仁术宏愿(盛志勇传)》以盛志勇院士的家庭背景、学生时代、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科发展、国际交流、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较全面地记述了盛志勇一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系统地整理了盛志勇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
本然化成:谢毓元传 电子书
  • 李明辉
  • 谢毓元的整个科学生涯中,虽曾多次发生科研方向的转变,但其主线为两条,一条是医用螫合剂的研究。在医用螯合剂领域,谢毓元取得的成就是独树一帜的,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条是天然产物研究,他从苏联导师那里继承了一套对天然产物系统性研究的方法,从发现活性物质、到阐明结构、再到全合成。虽然这种做法在国际已是惯例,但当时国内还较少有人能系统性完成。他运用这套方法,先后完成了灰黄霉素、莲心碱、
远望情怀:许学彦传 电子书
  • 张毅
  • 《远望情怀(许学彦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这套书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人生如炬:闵恩泽传 电子书
  • 杨岩
  • “人生如炬”是闵恩泽院士对的人生格言。这位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用自己的人生奋斗历程,感动着所有中国人。本书作者正是以用近两年的时间不间断地采访和创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生动展现了这位催化剂土的院士数十年间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从青年时的海外留学照片、珍贵的毕业论文手迹、“牛棚”里的研究手稿以及与陆婉珍院士这对伉俪共同留下的幸福足迹……“国家需要的时候,我要站出来!”闵恩泽院士常这样说,他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