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搜索结果
  • 王思明
  • 中国绵延传承至今,农业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动力。农业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与核心。回顾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许许多多既有民族特色、又与区域特点相结合,适应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农业系统,如桑基鱼塘系统、稻鸭共生系统、旱地农业灌溉系统等。这些系统既是几百年的农业经验累积,又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既环保健康,又提高土地利用率;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又富含文化、历史、科技、审美等价值。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如果有些问题不能解决,不妨问问古人。几千年的经验与智慧,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可能。就像我们不断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揭示更细微的结构,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寻找蛛丝马迹,还原更加立体和多彩的昨天。《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是简明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发展史,明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科学可行的分类,通过数据和个案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象与主题、现状与问题、保护与发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丛书:第二卷《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套装上下册)》第三卷《中国农业文化精粹》
泉州茶志 电子书
  • 泉州市农业局
  • 泉州茶叶生产以乌龙茶为主,绿茶有南安石亭茶,红茶有涂岭红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品牌优异。全书共18章,对泉州茶叶的生产品种、品类、环境、分区、栽培、加工、机械、评审、贸易、教育、科研、传承、茶企、人物等方面进行详细记述,浓缩了千百年来泉州茶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一部具有特色的茶业史志。泉州茶叶生产以乌龙茶为主,绿茶有南安石亭茶,红茶有涂岭红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品牌优异。
2020年ICT深度观察 电子书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1.本书为年度报告,内容丰富、数据分析到位,适合ICT各行业的人员阅读、学习。2.本书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实用性。3.本书作者多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关研究者,经验丰富。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 电子书
2019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本报告在往年总结去年,展望明年的基础上,注重“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成就”和“转变”,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特征的转变进行分析,着重梳理2018年工业及行业发展特色、亮点,以“数据”和“案例”为基础,注重“全局性”“趋势性”“热点性”和“融合性”问题分析,并结合分析2019年上半年发展情况,对2019-2020年工业及行业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研判。
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本书分为四篇——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专题篇,以全局性视野,结合国内外工业发展环境,系统性地研究了2014年我国工业整体发展状况,提出了2015年我国工业发展趋势、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并针对具体行业、不同区域、重要专题给出分析研判。本书可供工业系统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各企业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 电子书
  • 汪涛
  • 本书共两个部分,一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如:莫高窟、长城、古建筑复杂的武当山、布达拉宫、三孔、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等;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如昆曲、书法、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仰与习俗、丝绸工艺、针灸、皮影戏、木活字印刷、福建木偶等等。
创业情怀(下) 电子书
  • 路拾遗
  • 本书共计收录了101位作者的138篇文章,这些作者都是1968年之后的10年中参与“创业农场”垦荒建设的各地知青。他们以创业铭心的情怀,描绘了3000多名知青战友共同经历的点滴往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段特殊历史中这群年轻人的人生磨砺。
扎伊尔五年亲历记 电子书
  • 蔡志遗
  • 本书是作者在扎伊尔共和国的亲身经历,基于此,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素材、真实的记录,系统地介绍扎伊尔共和国有关国情和民族风俗等,可以起到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
女性形体健康管理概论 电子书
  • 中国妇女杂志社
  • 《女性形体健康管理概论》是新兴学科“女性形体健康管理学”范畴的一部理论专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运动健身、营养膳食、美体用品与女性形体健康管理的关系,以及女性获得形体健康管理最科学合理而又简明实用的理论和指导。
文化决策参考(2015) 电子书
  •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编
  • 《文化决策参考》作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的主要机关刊物,以专题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研究国家和北京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学术支持。本辑的选题与研究方法颇具前沿性、实证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中央和北京市的文化政策导向与当下文化发展态势,通过第一手资料和扎实的个案分析,积极回应国家与北京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文化决策参考(2016) 电子书
  •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编
  • 《文化决策参考》作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的主要机关刊物,以专题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研究国家和北京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学术支持。本辑的选题与研究方法颇具前沿性、实证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中央和北京市的文化政策导向与当下文化发展态势,通过第一手资料和扎实的个案分析,积极回应国家与北京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AI赋能:驱动产业变革的人工智能应用 电子书
  • 组编
  • 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优秀应用案例
精益实践在中国Ⅴ 电子书
中文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电子书
  • 《中文研究集刊》编委会 编
  • 本刊是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唐山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论文集,主要刊发国内外学者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语言学、文学、文献和中华传统文化,兼顾地域文化。本期分为“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四个版块。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 1.紧扣大纲,与时俱进。2014年4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本书严格依据新大纲编写内容,并设计每一道习题,帮助考生迅速了解新大纲,适应新考试。2.一线名师,精心编写。命题者都是国内知名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命题专家,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在广大考生中具有极高的号召力。3.提升成绩,确有实效。“考试过关是硬道理”,因此对于考试重点内容,特别是教材新增内容和变化内容进行超强度训练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相信通过演练专家精心编写的大量的强化习题会为你顺利通过考试铺平道路。4.科学编写,认真解答。每一道习题,均由辅导专家科学编写,认真解答,便于考生在考前透彻地掌握教材所有的知识点和考点,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5.模考软件,身临其境。本书提供了网盘版的模拟上机考试软件,使考生能够提前熟悉考试环境题型题量。软件中的考题不仅类型全面,考生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要求选择相应题型、题量和答题时间等进行模拟实战。这些考题都是精心挑选的历年真题和预测题,均有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可供考生模拟演练,并通过解析获知答题思路及考查重点,进一步突破复习难点。
中国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电子书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
  • 《中国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研究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主报告”,共六章,包括共同富裕及其内生性;民营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家族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历史考察;家族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经验分析;家族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政策研究。下篇为“案例”,介绍了11家有代表性的家族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翔实的实证研究论证了共同富裕的内生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严格依据财政部颁布的新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编写。在深入研究新版考试大纲和无纸化考试环境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考纲分析与应试指导”,旨在总结考试重点和命题方式,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本书第1章至第5章,分别讲解了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每章均提供要点概览、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同时辅以典型例题和精选的真考题库试题。此外,本书的节标题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专用习题集: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合一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以财政部颁布的新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在深入研究该考试的考查重点、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按考试科目分为三篇。第一篇为“会计基础”,包括分章习题强化练习、业务综合核算(即计算分析题)和无纸化模拟试卷三个部分。第二篇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包括分章习题强化练习、案例分析题(即不定项选择题)和无纸化模拟试卷三个部分。第三篇为“会计电算化”,包括理论题强化练习、
会计电算化 电子书
  • 编著
  • 本书以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多年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情况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旨在总结、提炼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本书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讲解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会计软件的应用和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等内容。每章均提供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
推荐书籍
农业伦理学进展(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农业伦理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报告详述了包括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概述、历史文化视角下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区域品牌视角下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