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侧重于日记、游记、考察记、回忆录、新闻报道、摄影集、书信、公文、档案等记述性文字。 编辑导语:侧重于日记、游记、考察记、回忆录、新闻报道、摄影集、书信、公文、档案等记述性文字。 马可波罗在中国 杨志玖 为什么去中国 菲茨杰拉尔德 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有相当的研究。在澳大利亚,他之前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献身于研究中国的事业,也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中国长期生活,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站... 内战结束的前夜 [美]杰克·伯恩斯(JackBirns)摄影 《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中的照片出自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伯恩斯就他的老相机,从这些被尘封了50多年的照片来看1947年的上海,看那些正处于贫困、...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戈岱司编 本书为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戈岱司辑录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著作中有关远东的记载,文中涉及到的著作有90多部,时间跨度为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间。戈岱司所搜集的文献相当广泛和全面,是... 东域纪程录丛 [英]H.裕尔 《东域纪程录丛》两卷于1866年出版。这是亨利·裕尔爵士为哈克路特学会编纂的第二部著作。几年前(1863年)裕尔曾译注过乔达努斯修士的《东方奇特事物》。这两部著作很长时间已绝版... 最后的熊猫 (美)乔治・夏勒 乔治・夏勒是美国纽约动物学会附设国际野生生物保育科主任,曾主持多项国际研究计划,著有《高山大猩猩》、《山中帝王》、《沉默之石》等专著多种,曾荣获美国全国书奖及其他奖项,被誉为当... 上海道台研究 梁元生 长期以来,研究清代政治的史学家一般只注重研究清代官僚集团的上下两端,即基层官员--知县,上层官员--道台和知府的研究。本书作者、香港中文大学著名教授梁元生先生在详尽分析从173...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英]弗朗西丝·伍德(吴芳思)著 大英博物馆中国部主任 马礼逊回忆录 [英]马礼逊夫人 《马礼逊回忆录》是由马礼逊夫人搜集她丈夫生前所写的日记、书信和文件等手稿编纂而成的。该书描述了马礼逊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传教士这一过程以及他作为西方派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为开... 汉口 [美]罗威廉 本书以坚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对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进行研究,并着重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同时作者证明了马克斯·韦伯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 奉天三十年 杜格尔德·克里斯蒂 本书作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1855年出生于苏格兰。22岁时,进人爱丁堡大学医疗传教士学院。毕业以后,长期在中国东北传教。本书的合作者伊泽·英格利斯为杜格尔德的妻子。1914年... 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刘林利 《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内容:在分析日本大众媒体现状的过程中,本文首先概括了日本大众传媒的现状。本文发现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是信息高度垄断的国家,日本媒体制... 傅满洲与陈查理 姜智芹 当今时代的跨文化研究,无法回避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问题。本书是“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共分4章,它从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的个案、从跨文化角度思考了当代中国文化问... 中国形象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 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在于其“国家形象”。中国目前最重大的战略挑战,都与其“国家形象”相关。中国自己如何看待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史景迁 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全两册) 周宁 一部研究中国形象在西方生成演变过程的专著。 中国变色龙 雷蒙·道森 中国在不同的场合被认为是富庶与贫瘠、发达与落后、聪慧与愚笨、美丽与丑陋、强大与虚弱、诚实与狡诈—一西方人赋予她的互相对立的特性不计其数,此处难以全部罗列出来。本书的意图即在于分...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 王扬宗 明末清初及清末。曾出现两次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浪潮川西学东传人物丛节》记载了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些中外学者。不书是其中之一。英国人博兰雅于19世纪60年代来华后,曾长期担任江南制... 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 [美]魏若望[JohnWWitek] 本书以1699—1722年间在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的生平为线索,介绍了耶稣会士中以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与《旧约》之联系为己任的索隐派的基本情况,勾勒出影响了17—18... 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 巴克斯 本期书单【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内容,由书到网运营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得书网 谢谢合作 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