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变革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编辑推荐

中国乡村研究经典作品,作者倾十余年田野调查之功,以一村之变直抵中国社会转型内核。

内容简介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作者简介

  阎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07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著有《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龚小夏(译者),1956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长期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媒体工作。

章节目录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导论

中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与缺席的个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众生活与社会关系

一、村干部以及国家角色的变迁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亲缘结构与社会关系

第二章 择偶:独立与浪漫的年轻一代

一、关于择偶的本土定义

二、1946—1962年:年轻一代的独立自主趋向

三、1963—1983年:集体化体制下的浪漫爱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发展

五、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六、从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爱、情感及其语言艺术

一、订婚后的恋爱与婚前性关系

二、爱情的语言和姿态

三、择偶理想的变化

四、爱情的表达问题

五、择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两性互动以及夫妻关系重要性的增长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与爱情

三、家庭劳动分工与家庭决策

四、家庭内部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六、家庭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第五章 私人空间与隐私权

一、老宅子的空间安排

二、80年代以来的装修热

三、内外之别与家庭隐私权

四、个体成员的私人空间

五、空间格局与人际关系

六、下岬村个案与隐私权观念

第六章 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权利

一、提前分家与“从父居”的消亡

二、系列分家方式的影响

三、彩礼与遗产预支

四、彩礼支配的变化

五、新娘在彩礼交换中的角色

六、从礼物到预支的遗产

七、个人权利的上升与父权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赡养与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状况

二、虐待老人与代际冲突

三、关于代际互惠的争论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无效的法律与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

七、沉默的公众舆论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经济剥夺与无情的市场逻辑

第八章 人口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

一、计划生育20年

二、个人选择与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观的出现

四、性别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响

五、社区因素:村风的作用

六、从人口控制到计划生育

结论 国家、家庭与个人

一、家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与无公德的个人

三、情感、欲望、消费要求

四、社会主义国家与私人生活转型的悖论

五、关于国家作用的争论

六、个人的崛起与国家的关系

??参考文献??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201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阎云翔。

得书感谢您对《私人生活的变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经济背景与实践探究 电子书

本书研究的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文化传播软实力研究 电子书

作者针对中国文化出传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求为当前及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工作有所助益。
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 电子书

本书聚焦学术性、前沿性问题,文学与文化交汇。
追溯老年佳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论丛) 电子书

本书以对社会资本价值的探索为基础,探讨老年人获得较高生活质量的意义。
马坡林舍的女孩 电子书

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变迁。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