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从第二性走向自己

推荐序一

从第二性走向自己

重男轻女,虽然在有些地区是个传统,但更是糟粕。

我的女性来访者大多来自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的地区,我也真切地看到了重男轻女对她们的伤害。

因此,我想请一位资深的女性咨询师来谈谈在重男轻女传统中长大的女性的种种问题以及疗愈方法。

在这方面,侯玉珍老师是非常好的人选。她在严重重男轻女的地区和家庭中长大,遭遇了一系列经典问题,又凭借自身的力量以及心理咨询专业带给她的各种支持,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第一次和侯老师在公司的办公室讨论这个课题时,发生了一件有点特别的事情。

可以看到,侯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她的体会非常深刻。谈着谈着,我开始浑身发冷,赶紧去加了件衣服,还给自己倒了杯热水。因为,在严重的重男轻女中,的确藏着太多人性的冷。

我讲几个故事吧。

我曾为一位男士做咨询,他预约了两个小节,即两个50分钟。

在前一小节中,我们两个人都困得昏天黑地,甚至不能对话。

这是在咨询中很容易发生的事情。这种昏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防御,而当我和来访者都允许各自沉浸在这种昏沉中时,心底常常就会自动冒出一些答案。

这位来访者是我的长程个案,也多次体验过这一点,于是我们试着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干脆就沉浸在这份昏沉中。

以前沉浸一小会儿,答案就有很大可能自动呈现。但这一次不同,答案迟迟没有冒出。

这份昏沉持续了几十分钟,突然间,他冒出了一句话:我老婆怀孕了……

这句话一出,我们两个立即变得清醒无比,那份严重的昏沉一扫而光。

接下来他说,他非常担心老婆怀的是女儿,他自然希望自己是尊重女性的知识分子,不希望自己重男轻女,但是这份担心的确非常严重。他发现自己竟然如此重男轻女,这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好男人、好父亲,他实在不想直面这一点……

他的担心中有一份特殊性。他家境富裕,而且他发现,在他们当地,如果富人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就会有大麻烦,例如女婿都想抢女方家的钱,而且理直气壮,这还会被当地人视为美谈。

另一个故事也可以验证这位男士的担心。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堪称我最佩服的人。她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家庭中长大,后来成长为人格非常健全的人,而且还活得非常自在,是活出了自己的人。

她来找我是因为亲密关系的问题。她最初就说,除了两性关系,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堪称完美。当然这是一种感觉,是一个活得洒脱自在的人的感觉,毕竟童年和成长中的各种痛苦都被她一一化解了,所以她觉得这些不算问题。

当时,她老公对她的强大抱有严重的嫉恨和不认可。她越强大,他的老公在她面前就越偏执地表现出大男子主义。她最初想配合老公的自尊,但后来觉得这样太压抑,必须改变,因此才来找我。

在咨询中我发现,她曾经的男朋友几乎都是“渣男”,都在执着地表达大男子主义。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探讨过多次,后来倾向于一个结论:在当地,这就是一种共识、一种文化,即都在鼓励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如果妻子很能干,男人虽然享受了好处,但面上无光,于是会更执着地表达权力欲。

我再讲一个故事。

她是一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女性来访者。刚来找我时,她堪称自我最虚弱的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人有点儿混混沌沌,非常不会保护自己,在“夫家”严重没有地位。

本来这不该被称为“夫家”,因为这是她和丈夫共同买的房子,是她自己的家。但她在其中却是最没有权力的人,而家庭中的权力序位是:婆婆第一、丈夫第二、小姑子第三、孩子第四、公公第五、她最末位。

她的咨询,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精彩。她的咨询时间虽然跨越数年,但常常是几个星期来一次,所以次数不算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她的惊人变化,她逐渐成为非常有力量甚至还有点“野蛮”的女性,她的自我全面展开了。并且她把婆婆等人请出了自己的家,终于成了女主人。

对此,我的理解是,也许她天生如此,但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她被严重地忽略乃至虐待。他们家的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最后一个孩子是男孩。这种家庭结构是重男轻女之风盛行地区的常见结构。

这种成长经历让她严重不自信,因此活得没有风采。但经过她自己的种种努力,以及并不算多的咨询的支持,她的人格竟然出现了巨大成长。

在咨询后期,一次她春节回来,那一次咨询的时间是50分钟,她讲述了二三十个娘家和婆家的不同习俗,有些习俗非常具体,有些习俗很抽象。总之,这些习俗都是对女性,特别是对媳妇的打压。

她谈着谈着,我再次感同身受,觉得简直就像有二三十根针刺进了我的身体,而这当然也是她的感受。

可以说,过去她之所以活得如此卑微无力,就是因为被这些重男轻女的针伤害着、压制着。当这些针被逐渐拔出后,她的生命力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的她,才是她自己。

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有一部名著《第二性》,这本书从各个方面剖析了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是“第一性”,而女性是“第二性”,或者说男性是主体(the one),女性是他体(the other)。

我在大学时读过这本书,其中一个说法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女人常常被视为神秘的、难以言说的、不可捉摸的女神。这是因为,女性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来构建自我,因此必须绕圈子、隐藏自我,这构成了男人眼中的神秘。

当最后这位女士能彰显自我时,她就变得非常简单直接,有时会让大男子主义的老公非常生气。不过在一次沟通中,她的老公向她坦承:“以前你很听话,都是我说了算,但我不尊重你,也不爱你;现在你有时很烦人,但你非常有力量,我开始尊重你,也真的开始爱你了。”

至于第二位女士,她是一个大写的人,是在物质匮乏的家庭中长大并活出了自己的人。她做事坚决果断,做选择时一直听从内心,一旦做了选择就会全情投入,不愉快时也会直接表达,最后断定一些事情不能接受时,她会立即下定决心放弃,放弃后她也能如实看待这一切。

她说自己的人生堪称完美,除了亲密关系。因为在两性关系中,她遇到的男人都想凌驾于她之上,或者说,都想拥有一份控制她的权力。这是男权社会中的男人对自己的女人的一种权力。这份权力与现实不符,毕竟她能力更强,财富也更多。但是男人的权力欲在他们当地却被视为合理,因为严重的重男轻女传统在当地一直存在。这种心理以及对现实的严重违背,导致这位杰出女性的两性关系出现了这样一种问题——她的优秀构成了对亲密关系的诅咒。她越是优秀,她的伴侣的心理就越是奇怪,就越要在她面前彰显男权。

她曾经想过委屈自己,但很快发现行不通,因为已经活出自己的人不可能让自己陷入第二性状态,更何况,那的确相当于要经历很多次针扎。

我们正处于巨大的时代变迁之中,两性的权力也在发生剧变。文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存在,让女性有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做自己。例如,做自媒体的人几乎都觉得,女性群体是自己的主要受众,得罪不起。

可以说,当代社会正在形成一些新的社会想象系统,这套系统更尊重个人,更在乎两性的平等。然而,我们的内在心灵,很容易被旧的社会系统牵扯,仍然更重视家庭、家族等集体,并且无论男女,太多人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活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中。对女性而言,她们特别需要觉知并拔除那些重男轻女的针,然后走向成为自己之路。

在这一点上,侯玉珍老师有太多的话要说。正如开始所言,她来自严重重男轻女的地区,因为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自己构建的核心小家庭也会被婆家强烈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所影响。她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状态非常糟糕的时候。所幸,她有自己的力量,并且借助心理咨询,包括为来访者做咨询和自己被咨询,以及系统的心理学学习,她逐渐从第二性状态走向自己。

我刚认识侯老师时,她正处在一段黑暗期,那时的她习惯于退缩,还带着一种神秘性,说话也是小声、婉转的。但当她走出那段黑暗期后,我看到她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说话做事都干净利落,同时又充满温度。

她不仅让自己基本完成了这种转变,也通过丰富的咨询工作,帮助不少女性实现了这一转变。作为身处其中的女性咨询师,她有无数深切的体验,同时她也有系统的梳理,所以我们合作推出了她的课程,现在还推出了这本书。

相信这本书会触动无数女性,愿每位女性都能从第二性状态走向自己。

  • 侯玉珍
  •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最新快讯

中国中医科学院10日在京召开中医药交叉学科和智能科学大会,发布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面向行业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 第12部分:中医药大模型》等多项成果。在会上了解到,这一标准首次构建了中医药领域大模型量化评估体系。根据这一标准,中医药大模型评估聚焦技术和应用能力两方面,标准主要覆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三大能力域,13个能力子域,30余个能力项。三大能力域主要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覆盖广度、中医药大模型的全流程技术能力、中医药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及效果。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日前在广州举办。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中新网)

据新华社深圳5月10日电 ,5月8日至10日,以“价值重塑”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从智能货架、冷链设备、无人车与无人机等硬件产品,到叠加了AI技术的实时采集数据、智能分析、自动下达指令的软件系统,本届博览会集中展示零售行业全产业链上的前沿技术、创新设施设备、特色商品及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上证报)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通知,全面推行“信用代证”制度,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此举旨在简化企业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专家指出,“信用代证”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集各领域违法信息,减少市场主体需向多个部门申请证明的负担。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跨区域互认,实现信用报告应用的广泛推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科创板日报》10日讯,苹果今日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这也是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苹果iPhone 16 Pro Max 所有容量版本降价160美元,对应1313.06元人民币;而 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对应1445.27元人民币),其他版本同样降价160美元。有渠道商认为苹果此次调价就是在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做准备。(财联社)

5月10日,记者从多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处获悉,阿里巴巴已全面打通了内网(内部论坛)权限,并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启动工牌焕新。5月9日,针对“马云5月10日回归阿里巴巴,将要重启大集团模式”相关消息,记者向阿里巴巴集团求证,截至发稿,暂无回应。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马云回归是绝不可能的,并且马云是创始人也从来没离开过”。

查看更多
你可能喜欢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电子书
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走出焦虑与迷茫。
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定义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内涵,明确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的目的,叙述了银饰艺术与苗族群体的依存关系;对苗族银饰的市场分布与制作工艺的调研,叙述了作者在黔东南、黔东、黔南及湘西实地调研的情况;通过与工作人员、苗学专家、银匠通信访谈以及文献收集、鉴别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的文化与产业价值进行调查;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维护与挽救(第2版) 电子书
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与技术。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自渡 电子书
“墨多先生”写给女性的治愈之书。
向流程要利润:构建精益化流程管理体系 电子书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解决方案:实用、系统的方法论,提升流程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