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晓云

孙晓云简介:

孙晓云书籍
孙晓云书论语
  •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论与行事的著作,是孔子思想直接与集中的反映,也是孔子创立的儒家的主要思想源头。所以,要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必先了解和阅读《论语》。《论语》约成书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早在汉代初期,随着儒家被尊崇为官方的主流思潮,《论语》也就成为学者的必读书,被列为儒家的“五经”之一。其后二千余年,儒家经典不断增扩,有所谓“七经”、“九经”、“十经”、“十三经”之称,而《论语》始终是其中为重要的一部,被视为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宝典。自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就形象地表明了《论语》的重要意义。
书法有法
  •   这是一本畅销十五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日文版)、台湾典藏出版,十五年来畅销不衰,近20次印刷,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纪录。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推出了《书法有法》(平装、精装)两个版本。平装版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入门阅读,精装版适合收藏、馈赠书友相用。  本书散文笔调叙述引人、装帧设计精致可读、作者作品人书俱佳,全书开篇即抛出作者早年习书的困惑:临《书谱》不像、读历代书论不搭……随后抽丝剥茧,从历史的物质环境和人体的生理机能出发,从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探究书写方式;从笔的构造和纸的历史进行分析,从家具的发展及历代坐姿的演变进行说明;进而大胆提出古人“以右手经典执笔法有规律地来回转动毛笔,令笔画纵横自如的方法,即是笔法。运用这种笔法,即是用笔;用笔法写成的字才是书法。”即古人是转着毛笔写字的。  本书在书法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上有其独到的创新意义,叙事悬念的设置也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了解我国灿烂的书法文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书法有法
  •   这是一本畅销十五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日文版)、台湾典藏出版,十五年来畅销不衰,近20次印刷,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纪录。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推出了《书法有法》(平装、精装)两个版本。平装版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入门阅读,精装版适合收藏、馈赠书友相用。  本书散文笔调叙述引人、装帧设计精致可读、作者作品人书俱佳,全书开篇即抛出作者早年习书的困惑:临《书谱》不像、读历代书论不搭……随后抽丝剥茧,从历史的物质环境和人体的生理机能出发,从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探究书写方式;从笔的构造和纸的历史进行分析,从家具的发展及历代坐姿的演变进行说明;进而大胆提出古人“以右手经典执笔法有规律地来回转动毛笔,令笔画纵横自如的方法,即是笔法。运用这种笔法,即是用笔;用笔法写成的字才是书法。”即古人是转着毛笔写字的。  本书在书法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上有其独到的创新意义,叙事悬念的设置也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了解我国灿烂的书法文化。
历代家规家训选
  • 编著者孙晓云女士国学素养浓厚,书法技艺精湛,近年来为振兴国学她笔耕不辍,用力甚勤,陆续书写了“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作品,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洋洋六七万言。这些作品皆以楷书书就,为广大读者尤其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国学的范本,让大家在欣赏精美书法艺术的同时,领会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实为当代书坛之功德美事。继手书儒道有关经典之后,孙女士书写历代家规家训也颇受世人关注,对推动我省全民阅读行动,提升广大读者的艺术素养以及国学涵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书以易于捧读的、中式和合页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书法小楷以原大仿真影印,纸质手感如案卷拂面,整体造型设计精致大气且古朴典雅,力求为读者营造诵读经典的书香墨趣之氛围。考虑到家训的社会功能和全民阅读性,编者配以别册,既可供年轻父母手书教诲、亲子共读、树立良好家风,又可为青少年读者蒙学诵读、书写习字提供便利。希冀广大读者翻开书扉,进入古典气息浓郁的文史艺境,深悟文约意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传诵传统美德家训,共铸当代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