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1927—1949年间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围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金融邮电事业职员的收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考察了金融事业和邮电事业职员的常薪和福利待遇收入的特点与利弊,探讨了当时所得税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比较了全面抗战前、全面抗战期间及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期,工资、物价与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对国营事业的限薪措施和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书分析收入问题中所体现的近代人事管理特点和经济思想、收入变动导致的城市社会分层流动等方面问题,并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该时期国营事业人员所谓“金饭碗”褪色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作者何家伟,1972年生,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金融史、法制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章 国营金融四行人员的常薪及福利待遇
第一节 国营金融四行基本概况
第二节 国营金融四行人员常薪概况
第三节 国营金融四行人员福利待遇概况
第四节 国营金融四行人员的常薪及福利待遇特点与利弊
第二章 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常薪及福利待遇
第一节 国营邮电事业概况
第二节 国营邮电事业人员常薪概况
第三节 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福利待遇概况
第四节 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常薪及福利待遇特点与利弊
第三章 所得税对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的影响
第一节 民国时期所得税立法概况
第二节 所得税对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的影响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所得税影响效果评价
第四章 收入、物价与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演变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收入、物价与国营金融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二节 全面抗战期间收入、物价与国营金融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收入、物价与国营金融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五章 收入、物价与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演变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收入、物价与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二节 全面抗战期间收入、物价与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收入、物价与国营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的限薪问题
第一节 相安无事
第二节 袒护
第三节 明确限制
第四节 国营金融邮电事业的应对
第五节 有关限薪的思考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体现的人事管理特点及经济思想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体现的人事管理特点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体现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收入体现的人事管理及经济思想的二元性本质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与城市社会分层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收入与城市社会流动
第三节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联动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何家伟。
得书感谢您对《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