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广大专业投资者、银行信贷经理、企业财会人员、注册会计师及财经专业学生阅读。
内容简介
财务报表分析是获得公司财务状态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使读者在进行投资、借贷或者收购兼并过程中对目标公司做出准确估价。本书系统介绍了现行会计报表体系的编制、合并和分析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平准,知名财税专家,中财会计学博士,百德财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现担任多家公司财务顾问。曾任职于北京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从事会计报表审计、税务筹划、管理咨询等工作;出版财务类专著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财务报告分析的准备
1.1 了解财务报告环境
1.1.1 了解基本的宏观环境
1.1.2 了解企业的行业环境
1.1.3 了解企业的微观环境
1.2 财务报表概述
1.2.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构成
1.2.2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1.3 不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关注点
1.3.1 投资者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1.3.2 债权人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1.3.3 管理者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1.4 财务报告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1.4.1 获得公司的财务报表
1.4.2 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1.4.3 财务报告分析的程序
1.5 审计报告的利用
1.5.1 审计报告概述
1.5.2 审计意见的形成
1.5.3 审计报告类型
第2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2.1 资产负债表概述
2.1.1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2.1.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2.1.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销和不得相互抵销的要求
2.2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2.2.1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2.2.2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2.2.3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2.3 资产负债表编制示例
2.4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2.4.1 流动资产分析
2.4.2 固定资产分析
2.4.3 流动负债分析
2.4.4 长期负债分析
2.4.5 所有者权益分析
2.5 资产状况分析
2.5.1 流动资产分析
2.5.2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2.5.3 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2.5.4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
2.5.5 资产结构质量分析
2.6 负债状况分析
2.6.1 流动负债分析
2.6.2 长期负债分析
2.7 所有者权益状况分析
2.7.1 对实收资本进行分析
2.7.2 对资本公积进行分析
2.7.3 对盈余公积进行分析
2.7.4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8 资本结构分析
2.8.1 资本结构分析的意义
2.8.2 资本结构项目比重分析
2.8.3 资本结构的类型
2.8.4 资本结构的选择
2.9 资产负债表整体分析
2.9.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9.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9.3 营运能力分析
2.10 资产负债表的缺陷及改进探讨
2.10.1 资产负债表的缺陷
2.10.2 资产负债表改进探讨
第3章 利润表
3.1 利润表概述
3.1.1 利润表的概念
3.1.2 利润表的结构
3.2 利润表的填列方法
3.2.1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3.2.2 利润表“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3.2.3 利润表“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3.3 利润表编制示例
3.3.1 收入构成分析
3.3.2 销售成本构成分析
3.3.3 费用构成分析
3.3.4 费用控制分析
3.4 利润状况分析
3.4.1 利润贡献度分析
3.4.2 利润质量分析
3.5 业绩分析
3.5.1 成本中心业绩分析
3.5.2 利润中心业绩分析
3.5.3 投资中心的业绩分析
3.5.4 企业整体业绩分析
3.6 利润表的整体分析
3.6.1 比率分析
3.6.2 利润表水平分析
3.6.3 利润表垂直分析
3.6.4 利润表趋势分析
3.6.5 利润表分析的类型
3.7 利润表的缺陷及改进探讨
3.7.1 利润表的缺陷
3.7.2 利润表改进探讨
第4章 现金流量表
4.1 现金流量表概述
4.1.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4.1.2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4.2 现金流量表的列示项目
4.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2.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2.4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4.2.5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4.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4.3.1 直接法和间接法
4.3.2 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填列法
4.4 现金流量表编制示例
4.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4.5.1 现金流量充足性分析
4.5.2 现金流量有效性分析
4.5.3 现金流量收益质量分析
4.5.4 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4.5.5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4.6 现金流量表的缺陷及改进探讨
4.6.1 现金流量表的缺陷
4.6.2 现金流量表改进探讨
第5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5.1.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
5.1.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
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方法
5.2.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5.2.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项目说明
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示例
5.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指标分析
5.4.1 资本保值和增值绩效的指标分析
5.4.2 企业股利分配指标分析
5.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缺陷及改进探讨
5.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缺陷
5.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改进探讨
第6章 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6.1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的勾稽关系
6.2 现金流量表与各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第7章 财务报表附注
7.1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
7.2 财务报表附注的特征
7.2.1 附属性
7.2.2 解释性
7.2.3 补充性
7.2.4 建设性
7.2.5 重要性
7.2.6 必要性
7.3 各具体准则中的附注披露要求
7.3.1 存货的披露
7.3.2 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
7.3.3 固定资产的披露
7.3.4 无形资产的披露
7.3.5 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
7.3.6 职工薪酬的披露
7.3.7 收入的披露
7.3.8 建造合同的披露
7.3.9 政府补助的披露
7.3.10 借款费用的披露
7.3.11 资产减值的披露
7.3.12 或有事项的披露
7.3.13 债务重组的披露
7.3.14 所得税的列报
7.3.15 外币折算的披露
7.3.16 租赁的列报
7.3.17 企业合并的披露
7.3.18 企业建造合同的披露
7.3.19 企业政府补助的披露
7.3.20 原保险合同的披露
7.3.21 再保险合同的披露
7.3.22 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的披露
7.3.23 每股收益的披露
7.4 报表附注需要关注的内容
7.4.1 企业的基本情况
7.4.2 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
7.4.3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7.4.4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7.4.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7.4.6 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7.5 会计政策变更与估计变更
7.5.1 会计政策的概念
7.5.2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7.5.3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7.5.4 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
7.5.5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7.5.6 前期差错的概念
7.5.7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7.6 有关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阅读与分析
7.6.1 关注关联方的增减变化
7.6.2 关注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完整性
7.6.3 关注关联方交易的性质与金额
7.7 有关或有事项的阅读与分析
7.8 财务报表附注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7.8.1 存在的缺陷
7.8.2 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8章 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
8.1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8.1.1 合并财务报表的定义
8.1.2 合并财务报表的构成
8.2 企业合并范围的确定
8.2.1 合并范围的确定基础
8.2.2 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情况——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
8.2.3 合并范围的豁免——投资性主体
8.3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前期准备事项及程序
8.3.1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8.3.2 合并报表编制的总体特点
8.3.3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
8.3.4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调整抵销的项目
8.3.5 合并财务报表的格式
8.3.6 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4 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合并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8.4.1 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8.4.2 直接投资及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8.4.3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抵销处理
8.5 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合并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8.5.1 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8.5.2 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购买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8.6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
8.6.1 母子公司之间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销处理
8.6.2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商品购销的合并处理
8.6.3 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
8.7 内部债权债务的合并处理
8.7.1 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抵销概述
8.7.2 集团内部应收、应付款项及其坏账准备的合并抵销处理
8.7.3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应收款项及其坏账准备的合并处理
8.8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
8.8.1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概述
8.8.2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当期的合并会计处理
8.9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
8.9.1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当期的合并处理
8.9.2 集团内部交易无形资产持有期间的合并处理
8.9.3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摊销完毕的期间的合并处理
8.10 所得税会计相关的合并处理
8.10.1 所得税会计概述
8.10.2 所得税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10.3 内部应收款项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处理
8.10.4 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处理
8.10.5 集团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等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处理
8.11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8.11.1 合并现金流量表概述
8.11.2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特点
8.11.3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8.11.4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抵销的项目
8.11.5 合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的披露
第9章 财务报表的欺诈与反欺诈
9.1 常见的操纵财报手法
9.1.1 操纵收入
9.1.2 操纵费用
9.1.3 操纵现金流
9.2 财报被操纵的痕迹
9.2.1 利润表常见操纵痕迹
9.2.2 现金流量表操纵痕迹
9.2.3 资产负债表操纵痕迹
第10章 特殊类型财务报告分析注意事项
10.1 中期财务报告分析
10.1.1 中期财务报告的含义
10.1.2 中期财务报告的独立观和一体观
10.1.3 合理利用比较中期财务报表
10.1.4 正确认识中报的有限性,防止过分依赖
10.1.5 注重中期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10.1.6 利用中报附注资料,加强对信息的理解
10.2 分部财务报告分析
10.2.1 分部报告的概念
10.2.2 分部报告的意义
10.2.3 分析分部报告的必要性、前提、目的和方法
10.3 合并财务报告分析
第11章 企业综合绩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11.1 反映企业综合绩效的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
11.2 评价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
11.2.1 评价企业总体经营状况
11.2.2 展示更具分析意义的盈利
11.2.3 揭示驱动盈利的因素
11.3 评价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
11.4 评价成长能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第12章 专题项目的财务报表分析
12.1 常见的专题项目
12.2 内部投资项目的分析
12.2.1 货币的时间价值
12.2.2 计算项目现金流量
12.2.3 资本预算流程
第13章 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13.1 综合性评价指标
13.1.1 杜邦分析法
13.1.2 经济增加值法
13.1.3 数据包络分析
13.2 采用多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13.2.1 沃尔评分法
13.2.2 阿特曼Z值分析法
13.2.3 中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13.3 企业内部多个业务单元的绩效评价
13.3.1 平衡计分卡
13.3.2 分部间业绩比较
第14章 财务指标背后可能存在的假象
14.1 偿债能力指标的假象
14.1.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高就一定安全吗
14.1.2 需要考虑的表外因素
14.2 盈利能力指标的假象
14.2.1 亏损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分析
14.2.2 超高的利润率背后是否存在巨大的隐患
14.2.3 投资损益占比过大的危害
14.3 发展能力指标的假象
14.3.1 收入的快速增长就代表企业的发展能力强吗
14.3.2 利润越高,发展越好吗
14.3.3 总资产的增长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14.3.4 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并非代表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
14.4 营运能力指标的假象
14.4.1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如何把握
14.4.2 存货周转速度是否越快越好
14.5 现金流量表的假象
14.5.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是立身之本
14.5.2 筹资能力是企业面临困境时的救命稻草
14.5.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财务黑洞
14.5.4 不盈利也能生存,没有现金流入会迅速垮掉
第15章 财务报告分析案例
15.1 公司简介
15.2 资金结构分析
15.3 偿债能力分析
15.4 盈利能力分析
15.5 营运能力分析
15.6 发展能力分析
15.7 现金流量分析
15.8 财务分析结论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编制方法+深度分析+经典案例是2019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平准。
得书感谢您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编制方法+深度分析+经典案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