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勋伯格研究”第一人郑英烈作品,包括郑英烈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译文12篇。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音乐的许多方面——对十二音和无调性作品的分析、十二音音乐的和声问题、音级集合理论、泛调性理论、二十世纪和声语言发展概况,还有巴托克在哈佛大学四篇关于匈牙利发展新艺术音乐经验的讲稿。
本书涉及的内容对作曲与作曲理论的学生和作曲家来说,都是其知识结构所不可缺少的。对表演专业的人士来说,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郑英烈,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1978年开始研究十二音序列音乐,在该院为作曲系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序列音乐写作课”,同年出版《序列音乐写作基础》,2007年该书修订版《序列音乐写作教程》获全国“第六届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二等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担任“现代和声”及“文献编译”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出版了译著《现代对位及其和声》《调性·无调性·泛调性》并发表了有关现代音乐的论、译文数十篇,应邀到多所兄弟院校讲学。近年来为多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聘为顾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歌曲《涉江采芙蓉》的创作手法
二、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试析
三、民歌主题与无调性和声的巧妙结合——贺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60周年
四、朱践耳第一、二、四交响曲中的十二音用法
五、基本集合对十二音和声的控制
六、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
七、The Use of Twelve-Tone Technique in Chinese Musical Composition
八、泛调性——调性发展的最高阶段
九、匈牙利新艺术音乐的主要特征
十、二十世纪和声语言的演化概况
十一、非调性音乐的结构(缩简版)
十二、阿诺尔德·勋伯格年谱
附录:1945年勋伯格给格根海姆基金会秘书长亨利·阿伦·莫的两封信
现代音乐论译文选集是2015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郑英烈。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音乐论译文选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