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日常生活叙事的演变及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大陆日常生活叙事为研究对象,勾勒出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中曾被“压制”的日常生活叙事,如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欲望化写作、新世纪以来“80后”创作群体的青春写作和稍后一度声名鹊起的“底层”写作中一一被呈现的历史轨迹。
全书在对相关小说叙事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问题意识切入所论,结合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借助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试图从整体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一种尝试性的阐发、分析和探索性的研讨。
作者简介
作者于淑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论 当代小说日常生活叙事及其话语流变
第一章 日常生活叙事的文本风貌:物的缺席与出场
第一节 物的“询唤”
一 新时期小说:物的未完成式—日常生活的物象叙事
二 新写实小说:物的出场—日常生活叙事的合法出席
三 小结
第二节 物欲书写
一 情爱性欲的书写
二 金钱物欲的追逐
三 小结
第三节 物化表演
一 现代化“幻象”的欲望表演
二 消费都市“拟像”的仿真表演
三 小结
第二章 日常生活叙事的话语想象与实践:物的肯定与质询
第一节 女性“呈现”与话语权力
一 女性之于日常生活话语
二 女性之于消费话语
三 小结
第二节 “文革”“翻转”叙事与个人记忆
一 “文革”叙事“翻转”的意义
二 历史叙事与个人记忆
三 小结
第三节 “底层”苦难与城市形象
一 新世纪小说“底层”苦难书写
二 繁华城市形象的另面
三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叙事现代性的审美认知
第一节 摹写方式:无聊与神秘
一 日常生活叙事的时间编码与意义指向
二 日常生活空间的审美呈现及其意向化
三 小结
第二节 寄寓方式:时空交错的组合状态与流向
一 怀旧:“历史”的物化
二 时尚:“现实”的物化
三 小结
余论 消费科技媒体时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难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唯物”的新美学:论当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是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于淑静。
得书感谢您对《“唯物”的新美学:论当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