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期待与忧惧交织的科技新世界,人类何为?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技哲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为主题,尝试从十四个方面描绘科技新世界的大致图景,探讨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态度。在科技新世界喧嚣的表象下,探寻人类调节、引导和控制它的方法、途径和努力,对当今社会颇有警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与技术治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达罗斯的迷宫与知识分子使命(序)
1 技术时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发生翻转了吗?
1.1 物理学帝国
1.2 技术的反叛
1.3 知识银屑病
1.4 加速与减速
1.5 新治理术
1.6 身心设计
1.7 哲学何为
2 技术幻境:元宇宙人类的未来吗?
2.1 元宇宙四术
2.2 新瓶装旧酒
2.3 真理之死
2.4 摒弃超越
2.5 自愿坐牢
2.6 极权风险
2.7 元宇宙陷阱
3 科技谦逊主义:人类应该疫情中学到什么?
3.1 西班牙流感
3.2 被误解的病毒
3.3 残酷的智人
3.4 不能不敬畏
3.5 保护VS保命
3.6 人类社会的命运
4 阴谋论:专家在秘密操控世界吗?
4.1 盖茨的阴谋
4.2 心灵控制术
4.3 信不信由你
4.4 诸神的争斗
4.5 好莱坞情绪
4.6 搞阴谋不易
5 可检验性难题: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吗?
5.1 流行的谬误
5.2 何为可检验
5.3 可重复性危机
5.4 走向罗生门
5.5 事实的歧义
5.6 理性的极限
6 智能社会:机器人世界将走向何方?
6.1 智能治理
6.2 AI理想国
6.3 AI机器国
6.4 完美治理
6.5 大数据迷信
6.6 乌托邦VS敌托邦
7 当代艺术危机:新科技浪潮中,艺术为何?
7.1 观念的危机
7.2 机器人艺术家
7.3 斯蒂格勒的青睐
7.4 艺术不再高贵
7.5 科技美学革命
8 美丽新世界:科技是极权主义的帮凶吗?
8.1 福特教社会
8.2 新世界的走狗
8.3 噩梦是否成真
8.4 治理与操控
8.5 爱情解放论
8.6 极权VS民主
9 科技与人文:互联网会阻碍人文发展吗?
9.1 互联网红利
9.2 人文精神之谜
9.3 两种文化
9.4 空谈与实干
9.5 科学与人文融合
9.6 文人与人文
10 生命政治:阿甘本和大家吵什么?
10.1 阿甘本之争
10.2 被建构的科学
10.3 理性的衰落
11 手机『囚徒』:TA最爱的是我,还是手机?
11.1 失德还是疾病
11.2 真的不能怪我
11.3 找自身的原因
11.4 意志与快感
11.5 理性VS非理性
11.6 容易的世界
12 机器与人:人类可以控制科技的发展吗?
12.1 “机器”的贬义
12.2 马戛尔尼的礼物
12.3 友好、敌对与协同
12.4 技术自主性争论
12.5 失控论批判
12.6 “AI失业问题”
13 科研诚信:学术不端需要外部控制吗?
13.1 “秃子头上的虱子”
13.2 吃瓜群众的修养
13.3 改变奇葩制度
13.4 勿忘学术自由
13.5 自律自查自治
13.6 爱惜自己的羽毛
14 科学陈邦:未来社会终将如何?
14.1 能量平衡理想
14.2 完美人性理想
14.3 情绪平和理想
14.4 科学管理理想
14.5 生态和谐理想
14.6 智能治理综合
科技与社会十四讲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永谋。
得书感谢您对《科技与社会十四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