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史

中国儿童文学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际格林奖儿童文学理论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很好的文学传统,并对近现代学习、借鉴西方文学的成绩亦寄予关注,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论述的作品题材涉及诗歌、小说、寓言、影视与戏剧文学、科学文艺等。

作者简介

编者蒋风,浙江金华人。1947年国立英士大学毕业。历任《申报》记者,国新社特约记者,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及浙江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儿童文学馆馆长、日本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专家级研究员,国际格林奖评委,全国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史论》《蒋风儿童文学论文选》等,主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中国谚语集成·浙江卷》等50余种,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儿童文学人才培养一等奖、全国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一等奖、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艺奖突出贡献奖,并获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第二届世界儿童文学大会理论贡献奖、第十三届国际格林奖、2015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特殊贡献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总序

第一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前足迹

第一章 民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摇篮

第一节 童谣与儿歌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民间童话

第二章 古代儿童文学读物的两大部类

第一节 古代启蒙读物中的文学读物

第二节 儿童占为己有的古典文学作品

第三章 中国儿童文学获得的宝贵遗产

第一节 儿童诗

第二节 古代童话

第三节 古代寓言概述

第四节 古代儿童戏剧概述

第二编1917—1927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步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催生现代儿童文学

第二节 儿童观的改变与儿童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概貌

第二章 “五四”儿童文学运动的发展及拓荒者的足迹

第一节 “五四”儿童文学的新进展

第二节 鲁迅早期的儿童文学活动

第三节 郭沫若早期的儿童文学活动

第四节 茅盾、郑振铎早期的童话创作

第五节 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

第三章 1917—1927年间的重要作家作品

第一节 叶圣陶的童话创作

第二节 冰心与《寄小读者》

第三节 俞平伯的儿童诗集《忆》

第四节 王统照等的儿童小说

第五节 黎锦晖等的儿童剧

第三编1927—1937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左翼文艺运动给儿童文学注入新鲜血液

第二节 现实主义成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主流

第三节 儿童文学翻译的扩大和少儿科学文艺的兴起

第四节 儿童读物出版、编辑、创作队伍的成长

第二章 左翼文艺运动与儿童文学

第一节 左联对儿童文学的大力倡导

第二节 鲁迅对儿童文学的巨大贡献

第三章 十年间儿童文学创作实绩

第一节 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 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与儿童文学

第三节 陈伯吹、陶行知、董纯才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四节 苏区儿童文艺

第四编1937—1949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在战火中前进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节 战争及其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国统区(包括敌占区)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解放区(包括根据地)的儿童文学

第二章 1937—1949年间的重要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第一节 苏苏 仇重

第二节 贺宜 严文井

第三节 丰子恺 高士其

第四节 包蕾 金近

第五节 《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传》

第三章 儿童文学领域的思想斗争和理论发展

第一节 苏联儿童文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二节 《新少年报》和《童话连丛》

第三节 中国儿童读物作者联谊会

第五编1949—1959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建设新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节 新中国塑造了儿童文学的新面貌

第二节 “黄金时代”——十年创作成就综述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的局限

第二章 老作家对儿童文学的新贡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叶圣陶 冰心

第三节 张天翼 严文井

第四节 陈伯吹 贺宜

第五节 包蕾 金近

第六节 高士其 叶君健

第七节 袁静 郭风

第三章 儿童文学新人的大量涌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真 胡奇 徐光耀

第三节 任大霖 任大星 萧平

第四节 杲向真 张有德 刘饶民

第五节 柯岩 袁鹰 任溶溶

第六节 葛翠琳 洪汛涛 黄庆云

第七节 刘厚明 任德耀 乔羽

第八节 郑文光 叶至善 萧建亨

第六编1960—1965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在曲折中前进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章 在摸索中前进的儿童文学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儿童诗歌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儿童小说

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童话寓言

第四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儿童电影和戏剧文学

第五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儿童科学文艺

第七编1966—1976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毁灭性的十年

第一节 1966—1970年的“空白期”

第二节 1971—1976年“帮八股”影响下的儿童文学

第二章 “文革”十年间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一节 政治功利化了的儿童诗歌

第二节 《红雨》和“文革”中有影响的儿童小说

第三节 浩然和他的儿童小说

第四节 从小说到电影的《闪闪的红星》

第八编1977—2000年间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章 中国儿童文学的春天

第一节 庐山会议和儿童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儿童文学活动蓬勃开展

第三节 老中青作家的辛勤耕耘

第四节 市场经济时代的儿童文学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1977—2000年间的儿童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波和田地的儿童诗

第三节 圣野和鲁兵的儿童诗

第四节 张继楼和张秋生的儿童诗

第五节 郭风和吴然的儿童散文诗

第三章 1977—2000年间的儿童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伤痕文学”勃兴中的儿童小说

第三节 “反思文学”思潮与儿童“问题小说”的崛起

第四节 从“新人小说”到“探索小说”的兴起

第五节 农村乡土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的进展

第六节 “动物小说”的开拓

第七节 儿童小说发展的新态势

第四章 1977—2000年间的童话和寓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作家的童话新作

第三节 孙幼军和宗璞的童话创作

第四节 富于喜剧色彩的童话

第五节 富于抒情色彩的童话

第六节 1977—2000年间儿童寓言创作

第五章 1977—2000年间的儿童散文、报告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回忆童年生活题材的儿童散文

第三节 现实生活题材的儿童散文

第四节 其他题材的儿童散文

第五节 1977—2000年间的儿童报告文学

第六章 1977—2000年间的儿童戏剧影视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1977—2000年间的儿童戏剧文学

第三节 1977—2000年间的儿童电影文学

第四节 1977—2000年间的儿童电视文学

第五节 儿童动画片

第七章 1977—2000年间的儿童科学文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的儿童科幻小说

第三节 鲁克、冰子的科学童话

第四节 儿童科学诗和科学小品

后记

中国儿童文学史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蒋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儿童文学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外国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教材以“回到原典”、“贴近文本”理念为指导,在简明扼要地梳理东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阐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析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学原著。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刊新著国语文学史 电子书
本书分七编三十三章,前两编《通论》《本论》和第七编《结论》主要是从总论的角度展开,《通论》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对文学的定义、起源、用途以及文学史的目的等进行了叙述;《本论》对国语文学的范围,国语文学与专制政体、科举制度、古代文明、文法等的关系,国语文学的分类、史料、分期等问题做出了论述;《结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整体总结评价,从“体裁”“美质”及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展望。第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小巴掌童话 电子书
《小巴掌童话》构思精巧,主题鲜明。故事本身的张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儿童乐于跟随童话里的小动物,体会友爱、真诚、坦荡和快乐的意义,内容充满诗意、幽默和哲理,有着鲜明、浓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阿笨猫 电子书
憨憨傻傻的阿笨猫和精明世故的外星小贩巴拉巴、大师元空、发明家金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荒诞而奇幻的故事。阿笨猫屡次被骗,不吸取教训,一次次上当,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好吃懒做,爱做白日梦,喜欢贪小便宜。活泼逗趣的人物对话、层出不穷的古怪发明,令人叹为观止。作家冰波把现实世界与精彩纷呈的想象相结合,使《阿笨猫》的故事充满了诙谐、机敏、幽默、智慧,也充满了鲜活的现代气息。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侦探与小偷 电子书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作家叶永烈的科学也童话寓言精选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包括《借尾巴》《奇怪的病号》《圆圆和方方》《侦探与小偷》《小猫刮胡子》等。短小好玩的故事蕴含了很多浅显易懂的道理和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收录的《借尾巴》《小猫刮胡子》曾入选语文课本,《奇怪的病号》被改编成动画片,《借尾巴》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