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研究中国环境侵害救济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在转型中国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研究环境侵害救济问题。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为全书提供研究背景。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环境侵害救济不仅仅是一个私法问题,而是一个与公权力密切相关、深受公权力影响的问题。因此,本书从环境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分析环境侵害救济问题。
第二章主要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法院以及法院与相关行动者的互动问题(主要是法院与环境侵害受害者的互动问题)。第三章至第九章以私法分析为主线,并结合各个部分分析各种社会行动者在环境侵害救济中的作用以及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第十章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第十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和展望部分,对如何完善中国的环境侵害救济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尤明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2004年7月至2005年5月作为富布莱特硕士研究生就读于美国杜兰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优秀毕业生);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民商法专业);后前后访问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和海牙国际法学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列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环境社会治理
一、环境社会治理的涵义
二、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在中国的逐渐接受
三、环境社会治理中的各类行动者及其角色
第二节 中国环境社会治理需要应对的挑战
一、资源约束趋紧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
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环境友好程度低
五、环境风险规制难度大
第三节 完善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的宏观背景
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
二、以城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三、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经济体制转型
四、以法治化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转型
五、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型
第二章 环境侵权案件的受理及审判机构的发展
第一节 民众对于通过法院诉讼寻求环境侵害救济的期盼
一、环境侵害总体高发态势
二、环境诉讼曾经面临的立案难问题
三、实行立案登记制对环境案件立案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层面开展的环境案件审判专门化探索
一、环境专门审判机构的类型
二、环境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的工作职责
三、环境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的运行特点
四、环境审判业务专门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五、环境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的实效与挑战
第三节 国家层面推进环境案件审判专门化的探索
一、国家层面的探索意愿
二、有关审判机构专门化的探索
三、有关审判程序专门化的探索
第三章 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
第一节 损害问题
一、损害的法律意义
二、损害的涵义
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四、环境问题所引起的人格权益损害问题
五、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财产损害问题
七、环境权与损害问题
第二节 因果关系问题
一、因果关系的涵义
二、因果关系的功能
三、因果关系的适用规则
第三节 加害行为问题
一、加害行为在侵权责任构成中的意义
二、环境侵权加害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 归责原则问题
一、归责原则的涵义
二、污染环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三、破坏生态行为的归责原则问题
四、违法性问题
五、高度危险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
第五节 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
一、不可抗力
二、紧急避险
三、受害人过错
第四章 举证责任及证明方法问题
第一节 关于损害的证明责任及证明方法问题
一、对于损害的举证责任
二、损害鉴定评估方法
三、对损害认定的反思
第二节 对于加害行为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方法问题
一、原告对加害行为的举证责任问题
二、通过政府信息公开证明加害行为的问题
三、通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证明加害行为的问题
四、通过环境监测证明加害行为的问题
第三节 对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方法问题
一、因果关系的涵义及类型
二、对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三、因果关系的证明方法
第四节 司法鉴定和专家辅助人的特殊问题
一、鉴定意见
二、专家辅助人
三、法院对鉴定意见和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审查和采信
第五章 环境质量标准问题
第一节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度属性
一、以差异化管理为理念
二、以整体主义为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以阶段性控制目标为依据
四、以政策选择为结果
五、以考核激励为制度功能
六、以政府责任为制度保障
第二节 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认定的意义
一、从规范角度的分析
二、从事实角度的分析
第六章 数人环境侵权问题
第一节 数人环境侵权概述
一、研究数人环境侵权的理论路径
二、类型化方法之一:侵权行为类型
三、类型化方法之二:责任形态类型
第二节 数个污染者共同侵权
一、数个污染者共同侵权的涵义
二、数个污染者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
三、数个污染者连带责任的承担问题
第三节 污染者与帮助者共同侵权
一、污染者与帮助者构成的共同侵权
二、污染者与环境保护服务机构构成的共同侵权
三、污染者与不具有资质的人实施的共同侵权
四、污染者与帮助者连带责任承担的问题
第四节 共同危险行为环境侵权
一、共同危险行为责任构成特征
二、原告的举证责任
三、被告的免责事由
四、共同危险行为类型的环境侵权
第五节 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
一、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的涵义
二、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的构成要件
三、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的责任形态
四、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
五、对污染者适用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利弊
六、与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相关的程序法问题
第六节 污染者与第三人构成的特殊数人侵权问题
一、与污染者构成特殊数人侵权的第三人的涵义
二、污染者与第三人构成的数人侵权行为形态
三、污染者与第三人特殊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
四、污染者责任与第三人过错责任叠加的问题
五、第三者致害在高度危险责任中的问题
第七章 责任承担方式问题
第一节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一、概述
二、与行政法相关制度和救济的关系
三、对于合规行为的适用问题
四、与民事诉讼法的配合问题
第二节 赔偿损失
一、人身、财产赔偿范围、赔偿标准问题
二、赔偿限额的问题
三、受害人过错的问题
四、损害赔偿与其他救济的关系
五、环境公益诉讼赔偿金的特殊问题
第三节 恢复原状
一、恢复原状的涵义
二、环境侵权适用恢复原状的问题
三、社会组织对于生态环境修复的监督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环境损害救济机制的外部基础
一、法治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损害救济机制
三、科技进步与环境损害救济机制
四、转型社会与环境损害救济机制
五、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环境损害救济机制的内部体系
一、环境损害救济机制体系
二、民事请求权基础的体系化和正当性
三、公益诉讼与权力配置之间的协调
中国转型时期的环境侵权救济问题研究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尤明青。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环境侵权救济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