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解释了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路径机理,拓展了乡村社区介入学校教育的实践空间,对教育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都有一定启发。
内容简介
依托社区推进教育创新的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是当前中西方乡村教育实践中兴起的小趋势,但其能否让乡村学校摆脱衰败命运却存有争议。本书即着眼于探究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发展范型的实践空间。
理论研究部分以融合视域阐证了回归“地方”意涵的乡村作为个体成长空间、知识生长空间、经验补充空间、社会关系空间的教育价值,回应了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合法性。
跨案例研究部分以三所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实践为支点解释了地方资源知识化过程重塑学校教育审美、重构学校育人生态、重建学校发展资本的变革效能,其低成本、有特色、生成式的实践特质呼唤乡村教育实践者行动自信的复归。
作者简介
作者王红,1990年生,吉林双辽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 学术价值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 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
一 乡村教育与农村教育概念释义
二 在地化与本土化概念释义
三 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六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二 关于案例选择的说明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四 资料分析的方法
五 研究推进逻辑进路图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第一节 工业文明、标准化崇拜与现代学校大工厂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标准化的历史进路
第三节 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第四节 沦为空间物理场的乡村与乡村教育的现实遭遇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建“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第一节 转向地方:乡村空间的再认识
一 关于乡村空间误识的澄清
二 地方、社区与乡村的空间意涵
三 乡村作为“地方”的空间特质
第二节 地方视域下乡村空间教育价值的综合性理解
一 乡村作为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二 乡村作为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符合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三 乡村作为学习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四 乡村作为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
第一节 走进范家小学
一 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 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三 “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第二节 范家小学在地化学习的实践图谱
一 范家小学在地化学习的推进路线
二 范家小学在地化学习的嵌入环境
三 范家小学在地化学习的行动框架
四 范家小学在地化学习的主体联结效应
第三节 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 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 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 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
第一节 走进长坑小学
一 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 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三 “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第二节 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实践图谱
一 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二 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三 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四 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主体联结效应
第三节 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 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 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 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
第一节 走进成佳学校
一 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二 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三 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第二节 成佳学校在地化育人文化的实践图谱
一 成佳学校在地化育人文化的推进路线
二 成佳学校在地化育人文化的嵌入环境
三 成佳学校在地化育人文化的行动框架
四 成佳学校在地化育人文化的主体联结效应
第三节 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 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 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 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扎根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一 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二 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三 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第二节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一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二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三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第三节 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一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二 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三 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小趋势探微: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红。
得书感谢您对《小趋势探微: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