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概要地论述和阐释了西方历史哲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内容简介
“历史哲学”是指18世纪至20世纪西方哲学中探讨历史规律或历史过程、研究历史认识的方法和性质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历史孕育了哲学,凭借理性的光辉,人类摆脱了史前的黑暗;哲学反思着历史,它本身就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必须从历史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研究西方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10章,分别就新康德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哲学等进行了梳理和探究。
作者简介
作者韩震,哲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国际论坛》主编。著作有《西方历史哲学导论》《生成的存在》《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教育的价值与价值的教育》等,译著有《自我的根源》《历史与转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当代西方哲学与历史学的互动
一、本体的历史
二、认识的历史
三、语言的历史
四、历史学和哲学
第二章 历史科学的特点
一、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分
二、独特事件和普遍规律
三、历史科学的批判性
四、历史学何以成为一门科学
第三章 绵延的时间
一、柏格森哲学是一种生成论哲学
(一)宇宙生成的动力:生命冲动
(二)生成论的切入点:时间
(三)生成论的核心:变化与创造
(四)生成论的方法:直觉
二、生成论与历史主义的发展
(一)历史主义的含义及历史观念的发展
(二)生成论哲学对历史主义的影响
第四章 关于历史解释性质的论争
一、历史解释问题的出现
二、覆盖律的讨论和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兴起
三、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衰落
(一)理论与史学实践的脱节
(二)新叙述主义的冲击
(三)科学哲学的历史学转向
(四)后现代历史观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的结构与结构的消解
一、历史结构性的发现及其效应
二、超越历时性和结构性的对立
三、历史结构的生成和消解
四、历史的话语分析
五、历史的文本分析
第六章 意义的显现与生成
一、意义在历史中生成
二、对传统历史学的反思
三、语言是“历史”存在的家
四、西方文明的历史命运
第七章 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
一、证明和证伪之争
二、批判的限度
三、从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主义
第八章 历史语言与叙述性
一、分析哲学和历史叙述研究的复兴
二、语言学转向进程中的历史叙述
三、历史实在论批判和后现代历史叙述
四、评价和展望
第九章 阶级意识与社会文化批判
一、实践和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哲学解释
二、主体和客体: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三、阶级意识:社会历史进程的推动力
四、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题创新
五、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宗旨
六、新社会运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影响
第十章 历史终结于话语?
一、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的出现
二、对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的几种态度
三、元叙述结构的崩塌
四、关于“历史话语”的话语
五、历史和文学
六、学术期刊对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反应
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是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震。
得书感谢您对《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