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探讨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的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有实证主义的东渐、徘徊于形而上学与实证论之间、实用主义的引入与变形等五章的内容。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自19世纪后期开始,亦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流派。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支流,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也几乎一一得到了再现。

作者简介

作者杨国荣,1957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1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0)。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实证主义的东渐

一、实测内籀之学

二、实证原则与功利主义

三、无对之域的双重意蕴

第二章 徘徊于形而上学与实证论之间

一、从形而上学到实证论

二、实证论的双向展开

三、实证论的限度:二难困境

第三章 实用主义的引入与变形

一、拒斥超验之道与认同自然主义

二、善与真

三、方法论上的中西会通

四、实用主义与马赫主义的合流

第四章 新实在论的融入与逸出

一、重建形而上学

二、命题的二重化与辨名析理

三、人生境界说:扬弃元伦理学

第五章 走出实证主义

一、元学的逻辑构造与超逻辑的道

二、对唯主方式的诘难

三、概念论

四、接受总则与归纳问题

余论

附录一 存在与境界[1]

附录二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1]

附录三 科学的泛化及其历史意蕴[1]

附录四 中国哲学的近代衍化

附录五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1]

后记

新版后记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国荣。

得书感谢您对《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
舍勒文集:哲学与现象学 电子书
现象学三大经典之一,德语学界传奇人物舍勒名作。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电子书
真实地呈现出杨耕教授对于学术与生活的种种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丰盛的思想大餐。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公共性:马克思哲学之本真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文化价值追求及其实质:杜群共同体的生存境界;马克思哲学之公共性逻辑:理论澄明与历史性生成;马克思哲学视野内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公共性蕴涵及其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