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社会

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城市流动摊贩研究:生活、互动、文化与冲突调适。

内容简介

遵循社会史的总体史理路,以流动摊贩为中心,多维呈现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的丰富图景。“重构”中国近代城市流动摊贩自身的生活史;考察流动摊贩与市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图景;深描流动摊贩与城市大众文化的关系;剖析流动摊贩与城市社会的冲突与调适——选取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和1946年上海摊贩风暴为个案,多维解读流动摊贩与近代城市管理者之间冲突爆发的原因、焦点、经过、调适、结局。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述评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处

七 概念厘定

第一章 流动摊贩群像:叫买叫卖的悲苦人生

第一节 四周乡民:城市流动摊贩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陋室四季愁:小贩悲苦的家庭生活

第三节 叫买叫卖的人生:小贩的“职业”生涯

第四节 生命之虞与生计威胁

第五节 摊贩联合会:团结起来共同维权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日常生活

第一节 城市博大胸襟和市民日常所需为流动摊贩提供了生机

第二节 流动摊贩便利和丰富了市民日常生活

第三节 流动摊贩与市民在情感世界的相互连通

第四节 流动摊贩与城市生活不相和谐的音符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大众文化

第一节 流动摊贩与城市之声

第二节 流动摊贩与城市之味

第三节 流动摊贩与城市之乐

第四节 流动摊贩与大众文化和城市记忆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近代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

第一节 隐忍与反抗:20世纪初的底层民生与市政冲突

第二节 行为、意识、关系:近代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

第三节 变迁与承续:近代社会转型与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城市治理视域下的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探析

第一节 多边力量的较量与博弈——摊贩风潮的过程缕析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与民生相悖——摊贩风潮的理性审视

第三节 摊贩路在何方——中国共产党动员城市底层民众走上革命自救道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城市民变的比较审视

第一节 一般模式及其变异:两次摊贩风潮展演过程与分析

第二节 偶然与必然:政府管理摊贩失效与异化社会环境诱发城市民变

第三节 持续与变动:两次摊贩风潮中各种利益集团的考量与行动

第四节 政治文化与日常生活:城市民变的影响及局限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国市政管理中的摊贩治理

第一节 摊贩群体由城市边缘至市政焦点的嬗变

第二节 近代市政管理中的摊贩治理

第三节 市政当局对摊贩冲突的调适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从流动摊贩到固定摊户

第一节 民间力量催生近代汉口菜场

第二节 汉口市地方政府对菜场的积极管理

第三节 市政管理菜场失效及调控

第四节 菜场管理中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岁货声

附录2 晚清北京小贩全年售贩货品一览表

附录3 旧时摊贩吆喝声一览表

附录4 近代有关摊贩诗词摘录

附录5 口述史访谈信息一览表

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社会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俊修。

得书感谢您对《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电子书
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社会发展与转型 电子书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理论与问题”部分讨论了增长与发展理论的争论与评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现行国际秩序下的南北分裂,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问题等;“他国案例”部分讨论了东中欧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付出的社会代价、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与问题等;“中国案例”部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和制度转型的具体领域,如转型过程中消除贫困和人口福祉的变动、医疗制度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及其变化等问题。
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 电子书
本书结合史实,对南宋社会历史进行研究。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电子书
回顾百年来我们走过的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