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妇女史、劳工史、社会史、口述史的综合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劳工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19—1949年上海纱厂(华商纱厂和外商纱厂)女工为研究对象,把女工放到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探讨纱厂女工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形及30年间女工参与劳工运动的发展和转变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艾米莉·洪尼格(Emily Horli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史中的性别,比较劳工史,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性别和性权利以及口述史。曾获1986—1987年度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奖(NEH Fellowship)。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译者的话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上海纺织史
“宇宙和筷子的奇异世纪”(a wilderness of temples and chopstick)
工业化
工业化和政治
日本人在上海
抗日战争
走向解放
第二章 在工厂里
参观工厂
工人的性别分布
第三章 工人的来源
地域来源
上海
江南
苏北
上海的傲慢与偏见
第四章 建立关系
雇佣权
建立关系
讨好拿摩温
养成工:创造一个新的阶层
养成工计划的准入条件
培训计划
第五章 包身工
“摘桑叶”
购买
卖
“包饭”
“带饭”
利益
传统:外国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
外国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
青帮和包身制
青帮
被暴露的制度
工厂主的抨击
第六章 工作日
一天的开始
上工
在工厂
在车间
工作节奏
休息
一直纺纱到下午六点
回家
夜工:工作夜
工作周
休息日
假期
第七章 工作生活
孝顺的女儿
成为挣工资的人
从打蚕茧到缠筒管
棉纱厂工人的晋升
换车间
换棉纱厂
结婚,做母亲,工作
到了适婚年龄
说媒
工作儿媳
战争中的女工
女工与和平
第八章 变化的视角
五卅女英雄:重新评价
烧香,拜姐妹会
基督教女青年会和女工
中国共产党和女工
抗日
走向解放
罢工
结论
引用文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退休卡
引用著作
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1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艾米莉·洪尼格。
得书感谢您对《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