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与冷战

斯大林与冷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苏联为基点研究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与冷战特别是与冷战起源的关系,论述了苏联走向冷战的历史过程和苏联在冷战中与美国进行的激烈对抗和尖锐斗争,分析了苏联的冷战基础、冷战政策和冷战行为的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冷战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它起源于参与冷战的两个行为主体,不仅美国而且苏联都是冷战起源的源头。

本书引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档案馆新近公布的档案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张盛发,俄罗斯东欧中亚系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生于上海。1998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其著作《斯大林与冷战》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意见书

推荐意见书

单位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导言

序论 斯大林体制与斯大林对外政策

第一章 战后初期的世界与苏联

第一节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建立

一、苏德战争前夕苏联扩展领土和建立势力范围的努力

二 苏德战争初期为确立有利于苏联的战后安排的努力

三 确保苏联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社会与斯大林对外政策基本方针

一 斯大林体制的演变与苏联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

二 大国合作与“世界革命”战略

第二章 大国合作时期与西方的争夺和对抗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有限进攻和出击

一 土耳其海峡危机

二 伊朗危机

第二节 建立东欧安全带和巩固战争胜利成果

一 东欧安全带不容染指

二 在对德、日等战败国的处置问题上与西方的矛盾和斗争

第三节 大国合作政策在对抗中动摇

一 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的演说与凯南电文和丘吉尔“铁幕演说”

二 苏联驻美国大使的报告: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全面分析和批判

第三章 大国合作政策的结束

第一节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冷战的开始

一 大国合作政策的转变

二、集团对抗的开始:建立共产党情报局

三、从怀疑到否定:对马歇尔计划的抵制和反击

第二节 加强集团内部的团结和巩固苏联的东欧安全带

一、东欧国家联合政权的转变和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变

二、加强集团内部的统一与规范各党各国的行动

三 苏南冲突:讨伐异己

第三节 在德国的出击与远东政策的转变

一 柏林危机:缘起与结果

二 全面支持中共和中国革命

三 反对和抵制美国对日媾和

第四章 冷战的新战略和新手段

第一节 同中国的战略结盟和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改变

一 毛泽东访问苏联与中苏同盟的建立

二 朝鲜战争:与美国冷战的另一种形式

第二节 建立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的努力及其失败

一 扩大共产党情报局职能的设想和规划

二 挫折与退却

余论 关于冷战起源和苏联冷战行为的思考与分析

一 关于冷战起源和爆发

二 关于苏联的冷战基础、冷战政策和冷战行为

参考文献书目举要

一 文献和文件

二 论文、专著和回忆录

后记

斯大林与冷战是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盛发。

得书感谢您对《斯大林与冷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奉系与东北铁路 电子书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
荣禄与晚清政局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电子书
本书以研究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探明东亚地区时间文化的特质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