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现代教育史上最负盛名的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精粹。

内容简介

本书在当下学界研究基础上,以蔡元培美育实践为中心,从其与美术教育精英的交游、专业美术教育、公共美术教育、女子美术教育四个维度,探讨蔡元培在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建构中的历史作用,进而深化和拓展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此书的出版,无论是在美术史研究领域,还是在教学版块上,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郭淑敏,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兼任全国职业院校德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导言

一、蔡元培的美育人生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蔡元培的美育及美术教育思想

第一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蔡元培美育观念

第三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蔡元培的美术观念

结语

第二章 蔡元培与近现代普通美术教育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普通美术教育

第二节 蔡元培与民国初年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

第三节 民国初期普通美术教育的成果展示——以1915年全国儿童艺术展为中心

第三章 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

第一节 蔡元培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第二节 蔡元培与国立杭州艺术院

第三节 蔡元培与私立上海美术学校

第四节 蔡元培与其他美术学校

第五节 蔡元培对美术教育精英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蔡元培与近代大学公共美术教育——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为中心

第一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筹建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画法研究会对蔡元培美育观念的推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蔡元培与社会公共美术教育

第一节 蔡元培与民国初年的美术展览

第二节 蔡元培与1929年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

第三节 蔡元培与近现代美术馆事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蔡元培与近现代女子美术教育

一、蔡元培对女子教育的提倡

二、蔡元培与爱国女学的美术教育

三、蔡元培对其他女子美术教育机构的支持

四、蔡元培对女美术教育家的支持

结语

附录:

蔡元培研究、评论辑要

蔡元培美术教育活动一览表

参考文献

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是2018年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郭淑敏。

得书感谢您对《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演艺院团改革发展:现实与出路 电子书
本书对当前我国演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涉及我国演艺院团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演艺领域的改革发展,我国演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与创新,我国演艺院团国际化战略推进与评估体系构建,重点发达国家演艺院团发展经验借鉴以及十八大以来探索实践与新时代展望。书中围绕我国演艺院团改革、创新与发展,直面演艺院团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小镇规划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旨在读者通俗易懂地了解各类特色小镇规划的成果体系和内容特色。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电子书
一种思潮为什么能够长久不衰而成为戏剧发展的主流?一种戏剧思潮为什么持续时间不长随即逐渐衰微?一种戏剧思潮现在看来仍相当深刻并具有现实意义,为何当年却遭到反对或批判?一种戏剧思潮又为什么成为戏剧发展中的逆流?人们可以在戏剧思潮起伏的演变中,宏观地把握一个时代戏剧发展的走向,并从中总结出戏剧发展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本书以戏剧思潮戏剧的发展;以时间为轴,分阶段展开对中国现代戏剧思潮的介绍。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与跨文化传播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勾勒了三个支点:文化、影像表达、好莱坞电影。即以文化作为基础,以影像表达作为切入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参照来进行考量和研究。全书共分为九章,梳理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简史,分享了《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及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思考。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独家秘籍 电子书
本书共有八章,分别为认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学摄影从器材选择开始、无构图不唯美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战、中国风唯美人像之色彩调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后期技巧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例全解。本书明确阐述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特点,为想要轻松了解和系统掌握该门类摄影的读者提供了便利。本书将镜头透视原理融入摄影构图之中,结合了作者多年来的摄影经验和对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独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