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新编历史小丛书)

孔子(新编历史小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孔子的历史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作者通过梳理史料,融合个人研究心得,用不多的篇幅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论述绵密严谨,文笔凝练,行文晓畅,既有学术性、知识性又十分适合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张恒寿(1902—1991),教授。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37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研究院。日本侵华期间,他宁愿在家赋闲,决不与日伪共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执教于中央美院、文法学院、辅仁大学,任副教授。1952年起在河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历史系主任、历史系名誉主任等职,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悉心于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研究,造诣很深,著述有《庄子新探》《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篆刻

编委会

一、引言

二、青少年时期

(一)没落贵族的后裔

(二)幼年时鲁国的文化空气

(三)“十五而志于学”

(四)为委吏、乘田

三、中年时期

(一)开创私人讲学

(二)见老聃的传说

(三)对子产的评论和景慕

(四)游齐时的遇合 批评晋铸刑鼎

(五)归鲁后的学术事业 仁礼学说

四、中年后的政治事业

(一)定公初年鲁国的政治形势

(二)为中都宰及司寇时的政绩

(三)和三家的政治斗争

(四)在冷淡中离开鲁国

五、周游列国的十四年

(一)从适卫到离卫过匡

(二)从晋国的边境上再回到卫国

(三)过宋适陈时的困厄

(四)在楚蔡境中和隐者们的相遇

(五)再次回到卫国和正名言论

六、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教育事业

(一)回到鲁国及回鲁后的政治言论

(二)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三)整理文化典籍

(四)七十岁后的活动和悲哀

七、结束语

出版说明

孔子(新编历史小丛书)是2020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张恒寿。

得书感谢您对《孔子(新编历史小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历史哲学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厦大开设“历史哲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我国第一本以”历史哲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朱谦之在此书中不仅系统阐发了他的历史哲学理论,而且还运用历史哲学的理论方法来解析世界哲学的发展历程。与梁漱溟探寻东西哲学的不同发展路向有所不同,朱谦之则探寻东西哲学的共同发展路向。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朱小蔓学术年谱 电子书
《朱小蔓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共十卷。选编兼顾朱小蔓教授学术贡献的代表性与全面性。整理她的所有论文,并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形成论文集;分卷题遴选她的代表性著与主编的学术;将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对话著整理编排为教育对话集;系统整理她的学术活动,编排学术年谱。进而以论文集、教育对话集、学术年谱等构成《文集》各卷。该卷以编年体记录朱小蔓20世纪80年代后的学术工作,采用图文并叙的方式全景展现她在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