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与诗歌

中国禅宗与诗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不断引用多种佛家经典如《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景德传灯录》《沧浪诗话》《冷斋夜话》《石门文字禅》等,内容极其丰富,阐述了禅与诗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发展史。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禅宗史与诗歌史之间的关系,着重论述了禅宗对于诗歌的渗透,禅宗的世界观、思维形式等对诗人的人生哲学、思维形式,对诗歌的风格、流派以及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所谓“禅诗”,简而言之就是指意在表现“禅悟”这一主观精神活动的诗歌。广义的禅宗诗歌,包括禅僧上堂说法时大量运用的偈语。与纯文学性的诗歌不同,禅宗诗歌的着眼点不在于文字的华美、技巧的娴熟,而在其内蕴的丰厚。

作者简介

作者周裕锴,1954年生,成都华阳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国苏轼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韩国东方学会、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中国诗学》、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东华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法眼与诗心》《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语言的张力》等书,为《苏轼全集校注》三位主编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禅学的诗意

一、拈花微笑与面壁九年

二、渐修与顿悟

三、平常心是道

四、离经慢教与呵佛骂祖

五、公案语录与棒喝机锋

六、看话禅与默照禅

第二章 习诗的禅僧

一、偈颂的流变

二、宗门第一书

三、诗僧与僧诗

四、蔬笋气或酸馅气

五、文字禅与儒者禅

第三章 习禅的诗人

一、维摩诘居士

二、广大教化主

三、贾岛时代

四、半山与东坡

五、诗到江西别是禅

六、心学与狂禅

第四章 空灵的意境追求

一、三境通禅寂

二、思与境偕

三、韵味与冲淡

四、《诗格》《诗式》与《诗品》

五、兴趣说与神韵说

第五章 机智的语言选择

一、苦吟者的困惑

二、句中有眼

三、打诨通禅

四、不犯正位,切忌死语

五、翻着袜与翻案法

六、活参与活法

第六章 自由的性灵抒发

一、天然本色

二、冲口出常言

三、诚斋活法诗

四、童心说与性灵说

五、随园的神通

第七章 以禅入诗的意义

一、题材的山林化

二、语言的通俗化

三、意向的哲理化

四、趣味的平淡化

第八章 以禅喻诗概说

一、以禅品诗

二、以禅拟诗

三、以禅参诗

四、以禅论诗

第九章 诗禅相通的内在机制

一、价值取向的非功利性

二、思维方式的非分析性

三、语言表达的非逻辑性

四、肯定和表现主观心性

结语

后记

重版说明

中国禅宗与诗歌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裕锴。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禅宗与诗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思想简史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所作的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著。
传世励志经典:夹在道与势中的儒脉——中国大儒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15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二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电子书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不同于以往依附于经学或子学的中国传统哲学,它从一开始起就成为中西思想接触、碰撞和交流的产物。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十五堂课内容,分别是: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廉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