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新时代发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理论、模式、机制进行系统论证和阐述。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正在快速进入老龄社会,乡村振兴已然是乡村老龄社会的振兴,中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实施方略代表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建设理想老龄社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之下,本文从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体系、探索农村老龄社会形态的战略视角出发,立足农村乡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乡情、村情,依循互助的逻辑,提出发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建设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构建互助型老龄社会。本文就借助社会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两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老年人调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和2013年、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组织实施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笔者于2014~2017年收集到的实地调研材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刘妮娜,陕西省宝鸡市人,中共党员博士,助理研究员,学校教育方向专业硕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农村老龄社会

第一节 乡村振兴将深刻影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龄社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逐步兴起和推广

第二章 回顾:互助与互助养老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互助的主要研究视角

第二节 互助养老的实践与学术探讨

第三节 对互助与互助养老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机制: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系统的建立

第一节 互助与互助养老的概念群

第二节 中观:互助型社会养老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微观: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 需求: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需求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照护方式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孤独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供给: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服务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互助服务+设施/项目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浙江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三节 北京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四节 上海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五节 河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以开展互助服务为主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吉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三节 四川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五节 河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八章 路径:模式总结与道路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总结

第二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发展道路

第三节 相关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妮娜。

得书感谢您对《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电子书
对我国其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变的乡土性 电子书
展现快速转型时期中国乡土社会变迁过程。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 电子书
一部重新反思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过程的作品。
少数民族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研究 电子书
创造性提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的判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