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新命:儒学公共精神的现代展开

旧邦新命:儒学公共精神的现代展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儒学公共精神及其现代转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儒学公共精神得以衍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及其重要特质,并基于历史的视野,看儒学公共精神在现实社会政治实践中的彰显,以及其在诸价值维度上的展开;同时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重点阐释儒学公共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涵养机制。

基此研究发现,儒学公共精神资源既从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型塑产生积极影响,又可为当下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塑,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此外,就儒学的自我建构而言,亦具有如下意义:一是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而被赋予旧邦新命之意蕴;二是实现从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变,进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公共精神、儒学与社会主义

第三节 儒学公共精神现代展开的逻辑理路

第二章 儒学公共精神的历史性生成

第一节 儒学公共精神形塑中的超越性维度

第二节 儒学公共精神的道德形上学维度

第三节 儒学公共精神的政治哲学维度

第三章 儒学公共精神的现实社会政治展开

第一节 “天下”与“国家”

第二节 “天下”国家化与“国家”天下化

第三节 从公共性看儒家伦理政治特质及其现代型变

第四章 儒学公共精神的价值维度及其现代转化

第一节 平等:儒家德性伦理的基线言说及其现代转化

第二节 自由:儒家德性伦理的精神境界及其现代转化

第三节 民本:儒家精英伦理的公共责任意识及其现代转化

第四节 共治:儒家治理伦理及其与现代协商民主的融通

第五节 天下:儒家普遍性政治秩序的追求及其现代视界

第五章 儒学公共精神现代展开的新际遇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秩序转型的三重维度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性维度的新时代形塑

第三节 儒学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聚合

第六章 儒学公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论析

第一节 儒学公共精神的理论旨趣与思想特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公共精神特质

第三节 儒学公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机制

第四节 儒学公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实现路径

结语 儒学公共精神现代展开的传统动力资源

附录一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述要

附录二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公共性逻辑建构的历史演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旧邦新命:儒学公共精神的现代展开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杨肇中。

得书感谢您对《旧邦新命:儒学公共精神的现代展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学评论(第十二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主编集刊,本册是第12辑。
匠心 追寻逝去的工匠精神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从坚持、专注、踏实、勤奋、严谨、精进、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工匠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为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绘制了人生蓝图,规划了人生目标,教给了人们奋斗的方法。同时劝诫人们,要像工匠那样,不慕虚荣,不求名利,耐得了寂寞,经得了诱惑,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力求细节上的完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心扑在工作上。执着坚守,不断精进,用“笨功夫”练就“真本事”,
平民哲学与社会发展:南宋浙学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电子书
本书研究主要涉及对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浙江以事功之学为核心和特色的哲学思想文化(简称南宋浙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精神的研究和它对整个浙学传统和浙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它对当代浙江和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的研究。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