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环境权理论研究与宪法分析

内容简介

环境权是环境法核心的权利,也是当代社会一项新兴的宪法基本权利,环境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书是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09CFX051)的成果,该课题已于2016年顺利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本书系统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三十年来环境权理论研究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从环境公共性原理出发,结合英美法系国家公共信托理论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公物理论论证了环境权的法理基础。进而对一百九十多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宪法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各国宪法环境权条款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宪法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转而就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法理与实践作了论述,尤其是对环境权的可诉性、审查标准和公益诉讼制度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本书全面回应了对环境权的各种质疑,论述了环境权入宪的功能,并就环境权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及未来的制度建构作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前瞻性研究。本书作者是国内环境权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习环境权的结晶。本书的出版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环境权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吴卫星,1974年12月生,江苏启东人,先后获法学学士(南京大学,1998年)、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南京大学,2003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武汉大学,2006年)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法与行政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合著、副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七部,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或修改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回顾、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回顾

一、中国环境权研究的数量统计分析

二、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的主要学说之环境权肯定说

三、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的主要学说之环境权否定说

第二节 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省思

一、外文文献引证数量较少,无法反映环境权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发展

二、跨部门法研究有待加强

三、环境权概念的泛化

四、“美日中心主义”的研究倾向

五、实证研究的贫乏

第三节 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展望

一、环境权的类型化研究

二、环境权的司法救济问题

三、作为公权的环境权与作为私权的环境权及其相互关系

四、环境权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章 环境公共性原理:环境权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环境公共性原理:从罗马法到当代国际法

一、环境公共性的经济学解释

二、不可有物:环境公共性在罗马法中的体现

三、全球公域:环境公共性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体现

第二节 环境公共信托论:环境公共性原理在英美法系国家之展开

一、公共信托理论的继受和发展

二、公共信托的基本法理

三、公共信托资源国家所有权之解释

第三节 环境公物论:环境公共性原理在大陆法系国家之展开

一、公物的概念与分类

二、公物理论之发展:以法国为例

三、公物理论在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之体现

四、公物的一般使用及其性质

五、环境公物论:一个简略的框架

第四节 环境公共信托论与环境公物论之比较

一、公共信托理论与公物理论的差异

二、公共信托与公物理论的共同特征

三、从环境公共性原理谈环境权的本质特征

第三章 宪法环境权条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宪法环境权条款的全球概览

一、美洲

二、欧洲

三、亚洲

四、非洲

五、大洋洲

第二节 环境权入宪的比较分析

一、环境权入宪之地域比较

二、环境权入宪之时间比较

三、环境权入宪条款类型之比较

四、环境权条款宪法位置之比较

第三节 派生性环境权的宪法渊源

一、生命权条款

二、健康权条款

三、人性尊严条款

四、环境政策条款

第四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之可诉性与审查标准

第一节 环境权可诉性的障碍分析

第二节 超越两分法:环境权可诉性之证成

一、国家义务层次论

二、权利的一体化保护

第三节 “四步法则”:环境权是否可诉的判断标准

一、宪法关于环境权是否可诉的明文规定

二、环境权条款可诉性的文义解释

三、通过体系解释来判断环境权的可诉性

四、宪法文本和司法实践的“互证”“参证”

第四节 环境权可诉性的实证考察

一、亚洲

二、拉丁美洲

三、欧洲

四、非洲

第五节 环境权的水平效力

一、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的适用模式

二、关于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的宪法规范基础

三、环境权的水平效力

第六节 环境权司法审查的标准

一、美国基本权利司法审查的三重标准

二、南非社会权的“合理性审查标准”

三、多元审查标准:环境权司法审查标准之初步构想

第五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之环境公益诉讼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古典形态:罗马法中的环境民众诉讼

一、罗马法环境民众诉讼的产生背景

二、罗马市民法中的环境民众诉讼

三、罗马裁判官法中的民众诉讼

四、古罗马民众诉讼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五、罗马法环境民众诉讼制度对后世之影响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模式:比较法上的鸟瞰

一、环境民众诉讼

二、环境团体诉讼

三、充分利益标准模式:普通法系国家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

第三节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一、环境公民诉讼的立法概况

二、环境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

三、环境公民诉讼的限制要件

四、环境公民诉讼的激励机制:律师费用与其他诉讼费用之转移

五、公民诉讼的救济方式

第四节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一、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发展概况

二、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印度与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比较

第六章 关于环境权的诘难与辩护

第一节 针对环境权的五大诘难及其回应

一、环境权模糊论

二、环境权多余论

三、环境权人类中心主义论

四、环境权绝对论

第二节 环境权入宪之功能

一、人权保障功能

二、促进立法功能

三、安全网功能:填补立法漏洞

四、教育功能

五、警示功能

六、宣示功能

第七章 环境权的中国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环境权的中国生成

一、现行法律规范中的环境权

二、司法裁判中的环境权

第二节 环境权的宪法化及其路径分析

一、环境与人权:联合国的视角

二、1982年中国宪法与环境权

三、宪法环境权中国生成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环境权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表达

一、环境人格权

二、环境公共地役权

三、环境获益权

附录 各国宪法中的环境权条款(中外文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卫星。

得书感谢您对《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
劳动关系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内容提要随着企事业单位的转制以及互联网时代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已有的一些关于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操作实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本书的编写正是适应了上述需求。本书详细介绍了劳动关系的概念、表现形式、管理模式,劳动关系立法,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并附有案例分析;同时,还将行政单位和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建立的社会关系也纳入了劳动关系的范畴,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
犯罪学基础理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实务工作者在具体的犯罪行为干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第2版 电子书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各类税种的相关税制及其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计与税法紧密结合。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税务会计概述、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会计、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个人所得税会计、资源税会计、土地增值税会计及其他税会计。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和成人教育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会计人员的参考
金融法理论与实务(第3版) 电子书
更新和增加了互联网金融中最常见的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和监管等内容;按信用卡最新规定更新相应内容,融入了证券法修订中聚焦的问题。更多采用了作者从金融行业一线采集的实际案例;以二维码链接视频案例、知识点解读等学习资料。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视频案例、文字案例、参考答案、实训指导、模拟试卷、拓展阅读资料等,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