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回到18世纪的巴黎,在技术车轮疯狂转动的时代与充满热情的科学参与者们跳一支启蒙之舞。

内容简介

在启蒙时代,巴黎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都。科技荟萃于此: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智者无所不在:著作等身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热情钻研的发明家、觥筹交错的科学发烧友……达官贵人、市井百姓都对科学性质的实验、表演、教学与讨论表现出疯狂的兴趣。

本书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白鲁诺在其中探讨了巴黎的科技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聚焦布丰、孔多塞、拉瓦锡、狄德罗等科学巨匠,也关注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发明家、冒险者、工艺师、资助人等。

本书以法兰西科学院为线索,涵盖科学机构建制、学科发展、发明创造、科学表演、公共卫生改造等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了大革命前夕的巴黎,展现了现代科学理念如何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作者简介

作者白鲁诺,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曾任法国国家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法国科学院拉瓦锡委员会委员,以及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杂志或丛书编委。其研究主要集中于18—19世纪法国的科学发展,在数学史、工程学史、科学机构史等方面著述甚丰,包括《柯西:一位19世纪正统派的数学家》《近代科学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院士们

卢浮宫,各种学院的所在地

学院的权威和影响力

学院圈子

荣誉院士

普通院士

学科部门

学院会议

操纵与花招

反科学院风潮

第二章 科学之都

文人共和国里的科学

巴黎的文史学问界

天文台和天文学

王家植物园里的博物学家

院士们的业务

钱币铸造府

矿业学校和路桥学校

各王家制造工场与机器馆

第三章 巴黎城里的知识氛围

巴黎科学界的地理分布

启蒙的巴黎

拉丁区

医学教育

五行八作的巴黎城

化学工艺与 巴黎的五行八作

城市里的机械

巴黎周边的知识界

大千世界只在巴黎

第四章 《百科全书》的前前后后

图刻版风波

巴黎出版界的大手笔

《百科全书》的主编们

《百科全书》的制作班底

围绕《百科全书》的争斗

胜利

第五章 城市与宫廷

共济会九姐妹分会

社交场合

与大人物的交情

清客型科学家

有没有所谓的交际圈科学?

科学爱好者和收藏家们

科学的新主人:公众

从大殿下博物馆到“学园”

《巴黎日报》

第六章 生动的表演和美妙的享受

酒窖咖啡馆里的预售活动

花园和大道商圈

商家的宫殿

气球升空表演

全民的科学

物理表演家

江湖术士还是物理学家?

第七章 发明

坎凯油灯

坎凯和阿尔冈

阿尔冈的失败

属于所有人的油灯

巴黎的五行八作与五花八门的发明

瓦特与佩里叶的纷争

漂白剂

戈布兰区的洗染商

第八章 公共卫生

城市改造与科学家

主宫医院

无辜者墓园

垃圾与污水

水务公司

污水处理

呼吸与气体化学

拉瓦锡的鸟

卡代、彼拉特尔和茅厕

第九章 严肃科学

关于水和浮空器的大型实验

兵工厂里的化学研究

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

算学帝国

物理学家的征伐

对动物磁流说的挞伐

沦为笑柄的燃素

科学院院士与巴黎的仪器制造商

赢得舆论,教育公众

第十章 革命!

革命中的科学家们

民间社团的飞速发展

巴黎工艺师们的作为

公共教育草案

公制系统的创立

巴黎与米

博物学家和国立自然博物馆的创建

拉瓦锡,最后一次

尾声

人名索引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是2023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白鲁诺。

得书感谢您对《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世励志经典: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之路,即他如何开始创作、戏剧作品主要有哪些、戏剧成就如何以及莎士比亚个人及作品的特点及影响等内容。
科学大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走近科学》拍摄的有关科学大家的节目,包括物理学家丁肇中、中国当代“毕昇”王选、野战外科专家王正国等人。
科学哲学:基本范畴的历史考察 电子书
科学哲学也有历史,科学哲学是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解决哲学问题的探索之一。
开启手机时代的摩托罗拉 电子书
从汽车收音机到无线电对讲机、全球第一款商用手机、第一款GSM数字手机,从第一款双向式寻呼机、第一款智能手机、全球第一个无线路由器到震惊世界的依星计划,保罗·高尔文带领着摩托罗拉公司经历了风风雨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电子书
本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