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版)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清代米粮物价史研究力作。

内容简介

陈春声,广东省揭西县人,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1989年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现承担多项具有历史人类学取向的重大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受聘为国内外近20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或学术顾问,曾在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长期讲学或从事合作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陈春声,广东省揭西县人,1959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构想

第三节 本书的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米粮地区差价与米粮市场的运作

第一节 广东与省外的米粮贸易

第二节 广东省内的粮食贸易

第三节 市场中心与米粮贸易

第四节 米粮市场上的商人

第三章 米价变化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18世纪广东米粮的季节差价

第二节 关于市场整合的数理分析

第三节 18世纪广东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

第四章 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

第一节 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

第二节 赈灾和救济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社会控制

第五章 结语——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附录一 清代的粮价奏报制度

附录二 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07—1735)广东米价

附录三 乾隆元年至嘉庆五年(1736—1800)广东米价数据的资料来源

附录四 地方志和其他文献中有关18世纪广东粮价的记载

附录五 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附录六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

附录七 走向历史现场——“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是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春声。

得书感谢您对《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电子书
探究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
帝国缩影.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刘永华力作。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
规训革命.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