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 不疯魔,不哲学

人民出版社 不疯魔,不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不疯魔,不哲学》曾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重印多次。曾于2016年6月查询三大网店的实际销售情况,三大网店累计超过22000册。此次属于修订再版,将单黑加彩插改为4色印刷,并将书中精彩内容制作成由作者甜美的声音朗诵的7个音频。作者还是“2016中国好书(提名)”《马克思靠谱》的核心作者,曾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开卷有理》一季《马克思靠谱》栏目主持人,有相当的读者群。

内容简介

与芸芸众“书”不同,本书以清新健雅、幽默诙谐的笔法描述了哲学史上20余位著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及其哲学思想,将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近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如老宅男康德、处女座的黑格尔、马克思的灵魂、美女才女痴情女阿伦特、一半天才一半疯子的尼采、魔镜片的斯宾诺莎、雌雄大侠波伏娃和萨特、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毒舌男叔本华、胆小鬼笛卡尔、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海德格尔等,将西方哲学史写成了一部欢乐的“哲学演义”。在古今穿插的生花妙笔下,既不失信实,又随处可见犀利的点评。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读者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儿一笑,点头称是。此外,作者还精心录制了7个音频,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听到书中的精彩内容,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作者简介

哲不解,真名张明明,清华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学院,青年拔尖人才。著有《不疯魔,不哲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曾风靡豆瓣、热销两岸、走红韩国)和《马克思靠谱》(入围“2016中国好书”,主笔之一)等。2016年4月,曾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栏目主持人。2013年荣获清华大学“校园风云人物”,并在2014年成为清华大学主页封面人物。2014年作为杰出青年代表,成为《大学生》杂志封面人物。

章节目录

哲学十二钗正册 老宅男康德| 3 处女座的黑格尔| 19 马克思的灵魂| 29 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 阿伦特| 45 一半天才,一半疯子:尼采| 55 磨镜片的斯宾诺莎| 65 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 77 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 93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101 毒舌男叔本华| 113 胆小鬼笛卡尔| 125 海德格尔:农夫、山泉、有点田| 139 哲学十二钗副册 两颗启蒙星:互为死对头的伏尔泰与卢梭| 153 天才矮帅富维特根斯坦| 171 公知罗素| 187 落跑新郎克尔凯郭尔| 199 马基雅维利:枪杆子里出政权| 213 弗洛姆:人,艺术地去爱吧| 223 贪污犯培根| 233 古希腊三贤之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243 古希腊三贤之柏拉图:逃出囚徒洞| 255 古希腊三贤之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 267 基督教哲学双台柱:奥古斯丁与托马斯· 阿奎那| 281 恶之花福柯| 301 致读者| 312

人民出版社 不疯魔,不哲学是201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人民出版社 不疯魔,不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