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证券犯罪辩护要点实务精解

常见证券犯罪辩护要点实务精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证券犯罪办案实务问题,剖析证券犯罪辩护要点。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证券犯罪中较常见的八种罪名,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介绍该罪名的由来及发展,通过梳理证券犯罪罪名的变化,能够看出立法者的意图。其次对该罪名的犯罪构成进行详细介绍,不同的罪名,犯罪构成不同,因此每一个罪名分析的重点也不一样。接着选取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进行精解、分析,这些案例有些是典型或指导性案例,有些是笔者已经办结的案件。

本书对每一个罪名的辩护要点进行了总结,既有无罪辩护要点,也有罪轻辩护要点。在本书的最后,对证券犯罪常常涉及到的刑行民交叉问题,也进行一些探讨,提出笔者的一些做法和思路。

作者简介

编者翟振轶,律师,湖北人,曾任职某地公安局15年,多次立功受奖。从事专职律师18年,现为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融犯罪法律事务部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经济犯罪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律师协会金融犯罪辩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执业期间,承办大量刑事案件,有多份无罪判决及不起诉决定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法观天下》嘉宾律师,微博法律大V。《企业跨境法律纠纷应对之道》《刑事有效辩护案例精选》联合编写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撰稿人

前言

第一章 内幕交易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三节 争议焦点与辩护要点

第四节 其他

第二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本罪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第三节 市场操纵行为的司法认定

第四节 辩护要点归纳及分析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欺诈发行证券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欺诈发行证券罪的构成要件及司法认定

第三节 案例解读

第四节 辩护要点

第四章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三节 常用辩护观点

第四节 本罪与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第五节 案例解读

第五章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构成分析

第三节 争议焦点与辩护要点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鼠仓”犯罪构成分析

第三节 “老鼠仓”犯罪争议焦点与辩护要点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犯罪构成分析

第三节 争议焦点与辩护要点

第四节 结语

第八章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第一节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概述

第二节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构成及特点

第三节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辩护要点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证券犯罪民刑行交叉问题探析

第一节 康某药业案回顾

第二节 证券民刑行案件的管辖

第三节 民刑行案件证据的互认

第四节 民行刑案件判决书认定事实的互认

第五节 民刑行案件财产的执行顺序

第六节 民刑行案件顺序

常见证券犯罪辩护要点实务精解是2023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翟振轶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常见证券犯罪辩护要点实务精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报关实务 电子书
本书内嵌入大量二维码,扫描后可观看报关单证实物照片、报关新闻、相关法律法规等丰富的网络资料。本书正文部分包括报关与海关、对外贸易管制、进出口商品归类、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保税货物报关、特殊形式下进出口货物报关、进出口税费、报关单及其填报等内容,附录部分包括报关业务关键术语中英文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通关参数查询方法及报关实务学习参考网站等对读者学习有益的资料。为方便教学,本书提供电子课
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办案高手随身的267个锦囊 电子书
量刑辩护必备工具书,解答267问,提供实操建议。
报关实务(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特点而编写的,是一本理论与实务密切结合的实用教材。本书从海关概述、报关概述、对外贸易管制等基础知识入手,重点介绍了一般进出口货物及其报关、保税类货物及其报关、减免税货物及其报关、暂准进出境货物及其报关、其他进出境货物及其报关等操作实务。在本书的**后,对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展开了应用研讨。
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提供最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劳动关系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内容提要随着企事业单位的转制以及互联网时代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已有的一些关于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操作实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本书的编写正是适应了上述需求。本书详细介绍了劳动关系的概念、表现形式、管理模式,劳动关系立法,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并附有案例分析;同时,还将行政单位和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建立的社会关系也纳入了劳动关系的范畴,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