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下的美术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在三联继《礼仪中的美术》、《时空中的美术》后出版的第三本专著,也是他在《美术史十议》第七章《“墓葬”:美术史学科更新的一个案例》中提出的方法论的一个具体实践,是他第一部对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局限了我们对墓葬的深入认知。当我们单独讨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砖石等等时,它们作为一个墓葬的整体性意义便也弥散掉了。而本书正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系任教, 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1995)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获全美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 《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美”的协商》(2005)等,并撰写和编辑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多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章节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空间性

从椁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现灵魂

第二章 物质性

明器

墓俑及其媒质

身体:保存和转化

第三章 时间性

宇宙/神话时间

“生器”

历史叙事

旅行

尾声:写照墓葬

注释

引用文献

索引

(注:此目录转自巫鸿小组,是巫鸿先生亲自贴出来的)

黄泉下的美术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美]巫鸿。

得书感谢您对《黄泉下的美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明的开端:从伊甸园到雅典学堂 电子书
一本为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古代西亚、埃及和希腊建筑史。
中国画大师经典佳作赏析:宋代(精彩局部放大版) 电子书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人心智、怡人心神。从古到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推崇,被广大民众所喜爱。而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本书是“中国画大师经典佳作赏析”系列中的一本,一共收录明朝名家作品共127幅,每张作品均配
平面构成 电子书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中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培养设计师在二维空间设计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在二维空间内的基本造型能力、设计创意能力、构图表现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平面构成研究的是二维空间中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的情感特征和造型积极性;同时研究如何依据重复、渐变、对比、调和、变异等形式法则将平面造型元素设计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意图的作品。本书从平面构成概论、格式塔心理学派美学概论、视
印象派作品高清图集 电子书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兴起于法国,在19世纪末达到鼎盛,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级传播到世界各地。本书集结了印象派的代表作品,将印象派的发展过程分为5个时期,并通过15位印象派大师的经典作品,直观展现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与风格。全书制作精美,清晰度高,并配有简单生动的解说。读者翻开书,就像是走进一座座美术馆,可以尽情欣赏众多名画,感受印象派的无限魅力。本书适合艺术爱好者及各大院校艺术相关专
艺术哲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丹纳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部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绘画的特征、主要形势和次要形势等;第三部分为尼德兰的绘画,介绍了其永久原因和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从种族、时代、制度三方面介绍了希腊的雕塑;第五部分为艺术中的理想。本书“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