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充满创见及其论证的著作,解开都城制度研究所存疑点的钥匙,实证地综合地阐明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其中多所创见。

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更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本书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宽,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日译本序

上编 中国都城的起源和发展

一 前言

二 都城的起源

1 仰韶文化时期的氏族制村落

2 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

3 东下冯遗址的壕沟和城墙

三 以东北为“重心”的商代都城布局

四 商代“大邑商”及其别都的制度

1 “大邑商”的所在及其范围

2 从“商郊牧野”看“大邑商”的“郊”“野”制度

3 牧即沬,是商代晚期的别都

4 郑州商城即阑或管,是商代前期的别都

五 西周都城布局的发展

1 西周都城制度的逐渐形成

2 东都成周开创的小“城”连结大“郭”布局

3 成周建设大“郭”的用途

六 鲁国都城曲阜的“坐西朝东”布局

1 鲁国都城布局的分析

2 曲阜两类墓葬和都城布局

七 春秋战国中原诸都城的西“城”东“郭”连结布局

1 齐国都城临淄

2 郑、韩都城新郑

3 晋国都城新田

4 秦国都城雍

5 赵国都城邯郸

6 魏国都城安邑

7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都城布局的特点

八 楚都郢、鄢和燕下都

1 楚都郢

2 楚的别都鄢

3 燕下都

九 秦都咸阳西“城”东“郭”连结的布局

1 从成都故城推测咸阳布局

2 从秦始皇陵园推测咸阳布局

3 秦始皇扩建咸阳都城的布局

十 西汉长安的西南“城”区和东北“郭”区

1 “坐西朝东”的长乐宫和未央宫

2 内城性质的长安城

3 长安城外北面和东北面的“郭”区

十一 东汉、北魏洛阳“城”和“郭”的布局

1 东汉洛阳城的内城性质及其“坐北朝南”布局

2 北魏洛阳城的内城性质及其“南向”布局

3 汉魏洛阳城外的西面“郭”区

4 汉魏洛阳城外的东、南两面“郭”区

十二 东吴都城建业和东晋南朝都城建康

1 东吴都城建业的布局

2 东晋南朝都城建康的布局

十三 唐代长安、洛阳的“城”“郭”布局

1 唐代长安的内城及大明宫

2 唐代长安的郭城

3 唐代洛阳的“城”“郭”布局

十四 都城布局的变化和礼制的关系

1 都城布局的三次重大发展变化

2 都城布局变化的原因及其与礼制的关系

附录 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

一 长安城是内城还是外郭城

二 长安城外是否存在广大郭区

三 东西两大市是在城内,还是在外郭

四 长安设计思想的渊源及其建设规划

三论西汉长安的布局结构问题

一 长安城是扩大的宫城而具有内城性质

二 长安城外的北郭、东郭、西郭结构

三 东西两大市建设在北郭大道旁

下编 宋代以后都城制度的变革及其重要设施

一 封闭式的唐以前都城结构

(一)封闭式的里制和坊制

(二)封闭式的集中的市制

(三)封闭结构的警卫、治安设施

二 唐宋之际都城制度的重大变化

(一)商人“行”“市”组织的发展和沿河近桥及城门口新“行”“市”的形成

(二)新“街市”的形成和旧的封闭式“市”的淘汰

(三)民间文娱活动的开展和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的形成

三 北宋东京的新结构和新街市

(一)后周扩建东京外城的新规划和北宋的继续发展

(二)北宋东京的新结构和新布局

(三)北宋末年东京的新“街市”

(四)《清明上河图》所描绘沿汴河到东水门的街市和虹桥的桥市

(五)北宋末年东京酒楼、茶坊和饮食店的特色

(六)北宋末年东京各种集市的分析

(七)北宋末年东京瓦子的勾栏及其演艺

(八)北宋末年东京街市的治安设施和服务性行业

四 南宋临安(杭州)结构和街市的分析

(一)“坐南朝北”的特殊布局

(二)宫殿、官署、学校和官僚住宅的分布

(三)居民的厢和坊的分布排列

(四)热闹繁华的御街景象

(五)沿河近桥的街市特色

(六)“市”“行”“团”“作”的组织和作用

(七)花色品种众多的食店

(八)分布各处街市的酒楼、茶坊和歌馆

(九)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大发展

(十)民间“社会”的组织和活动

(十一)民间技艺的创作和演出的发展

(十二)西湖及城内外风景的游览

(十三)临安的治安设施

(十四)服务性行业和管理措施

五 辽金都城结构的变迁

(一)辽五京结构的变迁

(二)金上京和中都结构的变迁

六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布局结构的变化

(一)元上都的特殊结构

(二)元大都的设计规划和“坐南朝北”的布局

(三)元大都运输水道和宫苑用水道的疏通

(四)元大都三套方城的结构

(五)元大都宫殿的组合和官府的分布

(六)元大都郊坛、社稷坛、太庙和原庙的建置

(七)元大都的街巷和坊的安排

(八)元大都的行市和街市

(九)明代南京结构的新发展

(十)明代北京城的改建

(十一)明代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重建及其官署分布

(十二)清代北京的建置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洋史研究(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国际法在亚洲的传播及其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家转型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近代早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越南明乡人与地区发展,西班牙对日通商、中英茶叶贸易与澳门问题、中国与大洋洲地区新辟海上航路,清代海防舆图,藏人首部世界地理著作《世界广说》,朝鲜、日本对中国海盗、海军等情报的搜集,《申报》记者对光复初期台湾的全方位观察,海盗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欧美史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2辑,共收入12篇文章,基本上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课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欧美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区域史研究(总第1辑) 电子书
中国区域史研究重镇中山大学主办刊物,本册是创刊号,第1辑。
城市史研究(第38辑) 电子书
《城市史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