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杨宽对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是杨宽先生探讨古代陵寝制度史的成果汇编,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探讨了春秋战国之际陵墓的起源情况以及战国中期以后至唐宋明清陵寝制度的变迁;中编是关于古代陵寝制度若干专题的探讨;下编“古代陵寝和陵园布局的研究”则着重介绍了秦始皇陵园和秦汉陵墓的布局结构,是结合实地考察而得到的成果。

中国历代君王实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陵寝布局和规格与礼制密切相关。作者通过分析“陵”、“寝”、“庙”三者的关系,以及墓葬、陵园、石刻建筑的构造,展示了两千年来陵寝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对时代划分与特点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其中很多见解都是发前人所未发。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宽,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上编 中国皇帝陵的起源与变迁

日文译本序

一 前言

二 陵墓的起源(春秋、战国之际)

1 殷周时期的墓葬

2 坟丘墓的出现

3 坟丘墓的普及

4 坟丘墓普及的原因

5 墓的名称的变化

6 “陵”出现的原因

三 陵寝制度的创始时期(从战国中期到西汉)

1 庙、朝、寝、宫

2 宗庙的“寝”

3 陵与庙、寝的结合

4 陵与庙、寝结合的原因

5 寝的所在地点

6 寝的机能

7 陵寝制度和礼制

8 秦的陵寝制度

9 中山王墓与陵寝制度

10 秦始皇帝陵和寝

11 墓侧的“寝”的起源

12 宗庙制度和陵寝制度

13 陵寝制度和墓祭

14 “寝”的设备

四 陵寝制度的确立时期(东汉)

1 上陵之礼和陵寝制度

2 明帝的上陵之礼

3 “上墓”的礼俗

4 推行“上陵之礼”的历史背景

5 宗庙制度的改革

6 陵寝规模的扩大

五 陵寝制度的衰退时期(魏晋南北朝)

1 曹魏时期

2 晋代陵墓的构造

3 南北朝时代的陵墓

4 北魏的陵墓

5 永固陵的构造

6 北魏陵寝制度的特色

六 陵寝制度扩张和改革时期(唐宋和明清)

1 唐代的陵寝制度

2 昭陵的构造

3 唐代陵园的发展

4 北宋的陵寝制度

5 北宋的“上宫”

6 北宋的“下宫”

7 南宋的陵园构造

8 明清陵园的特色

七 历代陵寝制度和身份等级制

1 汉代坟墓的高低问题

2 坟丘的形制和等级

3 唐代陵墓的各种形制

4 唐代坟丘的高低问题

八 代表等级地位的墓前神道两旁的石刻群

1 霍去病墓前石刻

2 东汉时期的状况

3 东汉石刻的特色

4 南北朝的石刻

5 唐代皇帝陵前的石刻群

6 石刻群和身份等级制(唐与宋)

7 明代以后的石刻群

九 结语

日文译本后记

中编 关于古代陵寝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 前言

二 再论古代墓地上建“寝”的制度

三 再论先秦墓上建筑

四 “古不墓祭”问题的讨论

五 周武王“上祭于毕”是否墓祭的问题

六 殷墟王陵东区排葬坑的祭祀对象问题

七 墓祭的起源和祭坛的设置

八 上冢的礼俗和上陵之礼

九 西汉中期以后坟墓前的祠堂建筑

十 东汉墓前石祠及“寝”的建筑

十一 先秦、秦汉之际陵寝布局的变化

十二 汉代祠堂前的阙的建筑

十三 汉代阙前的罘建筑

十四 墓前神道上华表(石柱)的起源和演变

十五 东汉和南朝墓前的石神兽

十六 墓碑的起源及其发展

十七 再论封建时代坟墓的等级制

十八 陵区的形成及其发展

十九 唐宋以后陵园建筑的演变

二十 西夏陵园的布局

下编 古代陵寝和陵园布局的研究

一 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

(一)先秦墓上建筑不可能用于祭祀

(二)先秦墓上建筑当即“陵寝”的“寝”

二 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探讨

(一)秦始皇陵园是在战国君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设的

(二)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特点及其由来

(三)秦始皇陵园布局对西汉陵园的影响

三 秦汉陵墓考察

(一)秦始皇陵园的布局

(二)西汉诸帝陵园的布局

(三)东汉诸陵的位置和象庄的石象

四 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

(一)殷墟“排葬坑”是否用于“墓祭”问题

(二)墓上建筑的用途问题

(三)对三点评论的答复

附表一 西汉帝陵后陵规模表

附表二 东汉陵寝规模表

附表三 南朝陵墓现存石刻表

附表四 唐代陵寝规模表

附表五 唐陵原有石刻和现存石刻表

附表六 唐昭陵已定位的陪葬墓和现存碑刻表

附表七 北宋陵寝规模表

附表八 宋陵石刻存毁状况表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洋史研究(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国际法在亚洲的传播及其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家转型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近代早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越南明乡人与地区发展,西班牙对日通商、中英茶叶贸易与澳门问题、中国与大洋洲地区新辟海上航路,清代海防舆图,藏人首部世界地理著作《世界广说》,朝鲜、日本对中国海盗、海军等情报的搜集,《申报》记者对光复初期台湾的全方位观察,海盗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欧美史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2辑,共收入12篇文章,基本上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课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欧美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民国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城市史研究(第36辑) 电子书
《城市史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