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内容简介
本套书围绕修身、处世、博学三大主题,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今天仍然备受关注的27个话题(爱人如己、正气浩然、和而不同、投桃报李、格物致知等),以经典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原文都出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传》《老子》《论语》《孟子》《礼记》《史记》等。这些承载了民族价值观的名句,含义深刻,朗朗上口,让人在诵读之间受到熏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主题还以众多生动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体现出古代思想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汤一介,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一单元 仰观俯察
中国古代的天文台
宇和宙
天是什么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怎样生育万物
变通之道
万物生生不息
天地之化莫不有常
天地变化有规律
仰观俯察
栖居在美丽的天地之间
第二单元 万物之灵
中国古代的历法
人最为天下贵
人是万物之灵
天地人相为手足
天地如画,人点睛
与天地合其德
顺应自然,成人之美
天行健
司马光自强不息
第三单元 天人之际
八卦
天地不仁
无为的智慧
万物与我为一
人能知道鱼的快乐吗
天人相类
天与人能互相感应吗
制天命而用之
遵循自然规律创造奇迹
天与人交相胜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第四单元 和谐自然
古人的农业生产观
不违农时
打春牛,打出五谷丰登
竭泽而渔
网下留情,请给鱼一条生路
牛山之木
古人是怎样植树造林的
揠苗助长
郭橐驼种树
第五单元 抚今追昔
咏史诗
登幽州台[1]歌
陈子昂千年一叹
蜀相[1]
杜甫乱世思贤才
乌江[1]绝句
李清照诗讽偏安
于易水[1]送人
骆宾王缅怀壮士
第六单元 盛德日新
商鞅变法
旧邦新命
不断创新建周朝
盛德日新
林则徐改诗
日新又新
文彦博的红豆与黑豆
不法常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新德新知
张载自新
第七单元 格物致知
四大发明
候风地动仪
科学家张衡
麻沸散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圆周率
祖冲之的成就
造纸术
纸的改进
指南针
从指南车到指南针
第八单元 天人同庆
为什么要过节
元日[1]
辞旧迎新的春节
正月十五夜
憧憬光明的元宵节
苏堤清明即事
饮水思源的清明
端午
端午思屈原,重温爱民情
八月十五夜
希冀圆满丰收的中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祈求健康长寿的重阳
第九单元 师法自然
艺术宝库莫高窟
张旭善草书
“书”源造化
别构灵奇
“画”夺天工
饮酒
“诗”法自然
伯牙学琴
“乐”追天籁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尚天开
博物文库
大美阅读
科普读物
跟着名家读经典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下)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汤一介。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