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东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互為东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理论和翻译与20世纪世界(不仅是西方)文艺思潮的紧密关系:第一部分审视不同地域的作家如何突破东与西、欧洲和亚洲、自我和他者、本土与世界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重探自身城市、文学和文化定位;第二部分关注“全球化”和“在地化”的辩证关系之中,世界文艺思潮与“后文革”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第三部分从探讨跨越欧、亚的战争语境之下,中国现代派作家通过西方左翼思潮思考社会变革,甚至凭借西方文学与评论的翻译寻找战争下“内在抵抗”的策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互爲東西

第一部 跨越地域、語言、文化邊界

第一章 德法學者視野下的香港、中國與世界文學

相遇後的混雜與歧生:也斯《東西》

香港文學的“世界聲音”

文學“地層學”的構想

“東西集”的跨文化對話

第二章 滬港“對立”的文學地域想像

從“家/社會”到“家/城市”

“出走”的文化地理學

“他者”觀照下的異域形象與文化定位

“化虚爲實”和“虚中有實”

第二部 理論旅行的全球化和在地化

第三章 文學理論的可譯性

横跨歐、美、亞洲的理論旅行

敘事學的中國旅程(1985—2000)

理論之“降解”(Degrading)

西方觀照下的中國敘事

第四章 1985年的《上海文學》

文學評論的“新時期”

敘事學與“文革”後的創作

接受美學視野下的文學商業化現象

創作與理論的辯證

第三部 本土語境與西方資源

第五章 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派與俄蘇文學

文學與文化中介:高力里和戴望舒

《詩人們》的異質聲音

“革命英雄時代”的同路人作家

從“逸話”到“史話”:抗戰下《詩人們》的翻譯與傳播

現代派詩人之路

第六章 跨越歐亞戰争語境的左翼國際主義

“火綫下”的《火綫》:巴比塞和葉靈鳳

《火綫》與無産階級國際主義

“戰争的完美鏡子”以外的思想論争

戰争與“和平文藝”的辯證

抗戰時期的“内在抵抗”

外文引用書目

中文引用書目

互為东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邝可怡。

得书感谢您对《互為东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东西方交汇中的中日文学与思想:共同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电子书
本论文集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创立90周年所举办的共同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东西方文化交流时代的中日文学、语言、教育、历史与思想”的成果之一,从学术角度对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中日两国文学、语言、教育、历史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与关系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反映了目前中日双方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现有水平。
日本鲁迅研究史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电子书
域外鲁迅研究视域,较为人所瞩目的是日本鲁迅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男人这东西 电子书
  《男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作者以医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详尽剖析了男性从少年期到壮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所呈现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有助于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
女人这东西 电子书
  《女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书中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女性——歇斯底里的女人、说谎的女人、性感缺失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等,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呈现出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特殊的心理与思维方式。   《女人这东西》是一部解读女性的随笔代表作,一本女性不得不读的人生论、幸福论,一本男性了解异性的自省书、必读书!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