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已婚男性在社交媒体进行婚外“交友”过程中,对性脚本的构建、实施和诠释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

内容简介

Web3.0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国人生活的深度嵌入,婚外性开始借助社交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工具,并呈现出新特点。

在此背景下,本书以国内某知名社交媒体为调查对象,前后花费三年时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28名已婚男性的网络约见行为进行了虚拟民族志研究。

以此为棱镜,本书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生活伦理视角,展布转型期已婚者特别是男性已婚者构建、演绎婚外性脚本的行为、过程和心理,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性认知,也丰富了性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程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在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省级党报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融合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0个。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交媒体是现代婚姻的“隐形杀手”吗

一 婚外性的演变

二 社交媒体成为Web 3.0时代性的重要出口

三 社交媒体“隐形杀手”论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多维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 陌生人社交媒体

二 “交友”

三 婚姻稳定性

第二节 西方的相关研究

一 婚姻稳定性传统研究

二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不忠研究

第三节 国内的相关研究

一 婚姻稳定性研究

二 出轨、一夜情、“交友”等相关研究

第四节 国内现有研究相对滞后

一 对互联网情境的观照不够充分

二 对“本土知识”的观照较为欠缺

三 对转型期中国男性婚外性的研究相对缺位

四 急需定性研究方法的补充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框架和视角

一 理论框架

二 理论视角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田野说明

一 研究方法

二 田野说明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 恪守研究伦理

二 个案基本情况

三 双重身份问题的应对

小结

第四章 陌生人伦理

第一节 陌生人伦理的出现

一 陌生人社会的到来

二 陌生人伦理的出现

第二节 陌生人社交媒体的流行

一 脱域化与网络社交

二 陌生人社交媒体的流行

第三节 匿名社交媒体——撩撩

一 广告策略:恰好遇见你

二 LBS技术:附近的人

三 自我呈现:远离尬聊

四 弱关系社交:既隔离又联结

小结

第五章 显规则与潜规则

第一节 显规则与潜规则

一 显规则和潜规则

二 显规则:《撩撩管理规范》

三 潜规则:“交友”流程

第二节 撩撩婚外“交友”的比较分析

一 常见婚外性的形式

二 撩撩婚外“交友”的比较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构建性爱乌托邦

第一节 个人资料与自我呈现

一 照片的自我呈现

二 网名的自我呈现

第二节 目标筛选

一 强调自我审美偏好

二 强调对方“交友”的可能性

三 强调“朋友”关系的可持续性

第三节 搭讪

一 搭讪的重要作用

二 搭讪的互动符号

三 搭讪的段位

四 搭讪和网络调情

第四节 边界

一 婚外“交友”的底线

二 情感剥离

第五节 “战略”与“战术”

一 “战略”与“战术”

二 “战略”:借助常态表征的保护

三 “战术”:逃避配偶凝视的手段

小结

第七章 自我建构婚外“交友”合法性

第一节 婚外“交友”的合法性问题

一 合法性概念

二 婚外“交友”对社会规范的背离

第二节 婚外“交友”者自我建构合法性

一 合法性建构方式:行动归因

二 受访者常见的行动归因

小结

第八章 自我审查与疗愈

第一节 混合人生

一 混合人生

二 多元自我

第二节 自我审查

一 个案M02:我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绝不坏

二 个案M01:我是被家里逼着结婚的

三 个案M05:算是给生活一个出口吧

四 个案M28:中国式婚姻中的丈夫都很好

第三节 自我疗愈

一 情绪: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础

二 网络的抑制解除效应

三 成为自己的治疗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研究发现

二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讨论

一 性观念的变迁

二 过渡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共生

三 纯粹关系:对未来婚姻制度的社会学想象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 关于研究对象

二 关于研究方法

三 关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程萍。

得书感谢您对《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参伍以变:古今错综中的经典与义理 电子书
致力于复活古典名学的方法论,并以之解读古典文本。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电子书
本书作者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
赢在新媒体思维:内容、产品、市场及管理的革命 电子书
我们已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被广泛运用,人们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目标群体发布信息或提供服务。这些新媒体给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颠覆性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本书作者总结多年新媒体实践经验,开创性地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的“1+4”创新思维理论,分别从基本思维、内容层面思维、产品层面思维、市场层面思维、管
传世励志经典:夹在道与势中的儒脉——中国大儒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15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二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一击即中的一页纸 电子书
当今时代,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随着数字化、商务聊天、远程办公等办公模式的普及,避免不了会出现各种问题,效率成为人们在工作中关注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办公还是其他活动,一句话能让对方听懂显得尤为关键。作者浅田卓结合在丰田公司的工作经历为读者介绍了数字时代高效办公的“一页纸”文化,即以“一页纸”思路整理法、“一页纸”资料制作法、“一页纸”演讲为主题,分三个章节进行具体的讲解。作者所讲述的方法简单易懂